《藝術專欄》藝術大無畏 by Nunu Fine Art
#3 藏家人物側寫 : 月薪女性的收藏實踐

收藏藝術品,對受薪階級的上班族來說,是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在《藝術專欄》藝術大無畏 #3 中,Nunu 以 「藏家的生命軌跡」來分享她陪伴一位好友踏進收藏領域所觀察到的轉變,是如何從藝術品感知到與自己人生體悟的重疊,甚至和解。我們很喜歡這位藏家說的一句話,「美學之於我,不僅僅在於作品本身,而是自己與作品、藝術家或與這個世界的連結,透過作品思考、累積與放下的過程。我不再需要過多的裝飾複雜我的生活,這是藝術與歲月帶給我的生命禮物。」妳覺得呢?
9 Shares
9
0
0

CAREhER:《藝術專欄》全新開張 ! 首個專欄由 Nunu Fine Art 創辦人 Nunu 主筆。她相信,藝術是知識,也是力量,因此將她的專欄名稱定為「藝術大無畏」,透過當代藝術的角度,切入社會、環境等議題。

未來,我們也將陸續策劃和邀請各領域的專業人才,一同為 CAREhER 的讀者打造更豐富的觀點和生活風格。

這個月的專欄,我想跳脫學術論點,分享關於收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 Joan 是一位典型新時代的專業經理人,每個月領著不錯的薪水,每年年終也有足以旅行、百貨公司週年慶血拚的預算,然而在幾年前的某一天踏進 Nunu Fine Art 後,開始把國產車掛牆上了。

成長的經驗讓她多了點,駐留在美好事物前的能力

第一次看到 Joan 在我藝廊出現時,我正在展比利時藝術家 Stijn Ank 的個展。那是一檔風格極簡、不易消化的展覽,但她對於作品的回應卻讓我印象深刻,認為她有持續接觸當代藝術。後來才知道,她上一次踏入私人藝廊空間,是九零年代在澳洲念高中時,被老師指派暑假作業:「探訪城市裡的藝廊空間並寫下心得。」當時她只想:就當在雪梨逛街交作業吧。

後來不只一次聽她說,自己出國、身心完全放鬆時,會靜下心來沉浸在不同國家的建築,試想千百年來的歷史洪流,和其中不同文化與時空的軌跡,屬於這個世界的刻痕與故事。雖然她自稱銅臭金融人,但是每次聽她描述她眼裡的世界,我都覺得她會走上收藏並不令人意外。

藝術品收藏與生命成長同軌

「會收 Petah Coyne 的作品完全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Joan

紐約雕塑家 Petah Coyne 僅存少數版次的銀鹽攝影 Lily Pond,捕捉了女性生命的詩意、箝制與勇氣。是 Joan 第一件收進心裡的作品。(圖片提供:Nunu Fine Art)

第一次來訪後,我們因為年紀、經歷相仿,愈聊愈投緣;有一次她坐在我們藝廊地下室、那個其實是酒池肉林的 viewing room 時,我發現她側眼一直看著我後面的 Petah Coyne 的攝影作品。我心想:這女子應該不會第一坑就想掉進這麼硬的攝影作品吧?想不到有些人就是贏在起跑點上!她後來跟我說,Petah 的這件 ”Lily Pond“ 觸動她的原因是來自於作品連結到她的生命歷程,好像一位現代女性在各個人生階段,為自己所愛、所想、所追求的努力拚搏之感,二十多歲對工作與生活充滿熱情與憧憬,三十多歲想要累積突破,然後跨過了四十,生命有了一些歷練,身上的稜角圓滑了,對生活開始有了不同層次的見解想法。她說她看到作品時,她有著應該愛自己、疼惜自己的直覺。

「一開始真的沒有想過會繼續收作品。收藏藝術作品,對一個月薪族而言,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Joan

就好像在我 25 歲那一年買下第一件作品,還自以為這就是此生最後一件一樣,Joan 以為人生可能就這一件,想不到就此進入收藏的幸福黑洞裡。Joan 自認是務實的人,上班族每個月領固定薪水,能夠偶爾出國、看看展覽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以前想的是,藝術品收藏是金字塔頂端高到天邊的人才會做的事,想不到有一天自己的生活喜好能夠與藝術有所連結。也是在收藏了 Petah Coyne 的攝影作品 Lily Pond 後,她開始關注展覽、研究藝術家作品與創作背後因緣故事。透過藝術家創作的起心,與生命或時事或自然等萬物連結。每一次參觀展覽,或多或少觸動內心的角落。 這三年多經驗當代藝術的觀看,也默默地改變既有對人事物的思考觀點。承如她自己所言,「美學之於我,不僅僅在於作品本身,而是自己與作品、藝術家或與這個世界的連結,透過作品思考、累積與放下的過程。我不再需要過多的裝飾複雜我的生活,這是藝術與歲月帶給我的生命禮物。」當我看到她傳達給我這段話時,我只能默默的覺得對她的櫃姐、櫃弟朋友深感抱歉,她的月薪人生要繼續收藝術品,只好逛百貨公司各大專櫃時,走過、看過、也忘過了。

Peter Zimmermann 以電腦為工具,精確規劃構圖和顏色,再用如此難控制的環氧樹脂,層層堆疊,恣意展開,如此簡潔俐落、嚴謹執行,正如 Joan 所認識的德國民族性。(圖片提供:Nunu Fine Art)

「人對於美的感受,都與從小所受的教育文化及所接觸的環境相關,也因為如此多數人會在侷限的框框內感受或感動於大眾所能夠接受或接觸到的人事物,但跳脫這樣的框架後,其實我們對生命的感受是更深沉且值得探索的。我想,這也是我在 Lily Pond 之後陸續收了 Peter Zimmermann, Kees Goudzwaard, Brad Darcy 以及 labadiou Piko 的原因。」

自從 Joan 收下第一件 Petah Coyne 後,想到她從此再也不能買包、不能刷週年慶,我的藝廊主身份好像要為好朋友負責了,畢竟我也有拿小鏟子幫忙挖這小坑。自此,我們開始開口閉口都在討論藝術家和作品。

除了 Petah 之外,Joan 後來陸續收了歐洲兩位大師,Peter Zimmermann 以及 Kees Goudzwaard 的作品,我也發現她是用作品收藏,來記錄生命的軌跡。作為社會價值觀下體貼、善解人意的高分女性,在大企業上班、工作學歷都很可以,Joan 在經歷該嫁未嫁、職場起伏挫折與成就後,對她來說,人生就像 PZ 的作品,固然能精確計算規劃,但驚喜總在環氧樹脂發生時。Kees 的油畫作品鮮豔的大紅色、對照油彩擬真畫出的淡色貼紙,代表來自保守家族、被丟出去當小留學生的她,在遍歷世界、甚至違背原生家庭期待後,完成自身東方傳統與西方文化的相對和融合,讓自己與家人─ 更重要的是,自己與自己的和解

荷蘭藝術家 Kees Goudzwaard 透過不同色塊與紙膠帶構圖,最後以油畫形式完成。跟 Joan 從小上的美術課時怎麼樣樹就要像樹,山就要像山的記憶完全不同。(圖片提供:Nunu Fine Art)

Joan 問過我,買家和藏家的差別是什麼? 對我來說,藏家選擇作品時,心和眼是同時發生,而不是耳朵聽到別人有什麼作品,所以我也要有什麼作品,拍場什麼拍得好,所以我也要追這樣子的作品。和 Joan 一起經歷她收藏路的這三年多來,我心裡對她最大的佩服是,她永遠都是把感受和作品之間連結在一起,不斷的發問,不斷的把她的觀察放進她的提問裡,從不敢相信當代藝術可以掛進家裡的人,到現在已然是看到我們臉書上 Brad Darcy 的 Making Waves 作品時,可以穿過螢幕、感受這簡單的筆畫間,藝術家想說的自由。她為了第一眼見到這件作品時直覺畫中的女人看起來有點天真的小驕傲,當時還特別查了 making waves 的意思,中文直翻「興風作浪」,乍看似乎不是太好的字眼,但再深層、開闊地去想,她在這件作品裡默許了自己的人生 ─ 由自己興風作浪又如何?這件小小的作品,成了她最愛的收藏之一。

延伸閱讀:《藝術專欄》藝術大無畏 BY NUNU FINE ART #1 當代藝術商業模式

延伸閱讀:《藝術專欄》藝術大無畏 BY NUNU FINE ART #2 當代藝術創作中的環境議題

紐約藝術家 Brad Darcy 透過自動化繪畫的快速儀式與潛意識聯結,以自適之筆紀錄人的意識感知、描畫既普遍又個人的通感。畫面上自在暢懷的女性肖像,正是 Joan 許諾自己的人生。(圖片提供:Nunu Fine Art)

印尼藝術家 Iabadiou Piko 透過直覺和自由聯想的方式分析和繪製感官經驗,這件筆觸奔放、設色大膽的繪畫,反映了Joan 認為疫情期間,受困卻又生機處處的世界面貌。(圖片提供:Nunu Fine Art)

人物側寫的尾聲之際,我想分享自己常說的這句話:當一位藝廊老闆,雖說沒有輕而易舉的生意,但只要是好的作品,不可能沒有做不成的買賣,最多就是時間的等待,等到領受到作品原意的人。對 Joan 來說,她有限的預算裡,透過不斷的發問和觸角的全力打開,讓她在感性和理性之間不斷的去思考作品和她之間的關係。這幾年,每一次她只要收一件作品,尾款付清後,我們總是很有默契的行禮如儀:她會說「這是最後一件了。」,我也總是會回她說,「對,你不能再收下去了,要存錢養老囉。」但去年年底,在我們的聯展「眾聲喧嘩」裡,展出了她從 2018 年就一直覺得自己看的霧煞煞的印尼藝術家 Piko。他在疫情之下描繪日常的創作 “Flower”,是一幅很直心、勇敢的作品,於是 Joan 用收藏這件作品,作為自己遭逢人類百年來最大疫情的記錄。Joan 何時會停止收藏,我不知道;但是身為藝廊主人和在意她收藏的人,我相信在我們之間相互激盪的對話中,她的收藏會愈收愈進她的心底。

筆者介紹

Nunu Hung,路由藝術(Nunu Fine Art)主人,紐約藝壇深耕十年後,將累積的視野和藝術美學帶回台灣。代理合作的藝術家多受機構肯定,如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當代美術館、巴黎龐畢度中心、倫敦泰德美術館等;不僅如此,也不斷地向歷史上重要的藝術家推手看齊,放眼台灣、東南與東北亞等區的中生代創作者,持續挖掘並培養藝術新血。

活動訊息

5 月 29 日與 CAREhER 一起離開繁忙的城市,到陽明山上跟著 Vicky 老師做正念瑜珈,聆聽兩位截然不同的新世代商業女性代表,分享她們如何在多種角色中轉換、蛻變,培育自己、他人,甚至是一個品牌,並與 70 位會員共度優雅的午餐交流時光。利用一個週六上午,找尋身心靈的平衡,過更有意義的生活!
9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