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邀請到 Facebook 大中華地區科技產業總監 Virginia Fung,她經常出差至亞洲各城市,穿梭在不同的環境與文化中,要如何讓自己在每趟旅程都呈現出最佳狀態的自己?工作疲憊時,又有什麼聰明的小技巧能夠幫助自己身心恢復平衡呢?
Virginia 這次來到台北出差,CAREhER 帶大家一起來一探究竟。
1.你出差的頻率有多高呢?都到哪些城市?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你出差的行程?
我⼤概每個⽉百分之五⼗在出差,主要是到台北。以前⼀個⽉我可以來來回回出差兩三次,現在我會把所有時間放在⼀起,每⽉最少出差⼀次,但每次都是兩到三個禮拜。所以現在對我來說已經沒有分出差跟在⾹港⼯作的分別了,變成我⽣活在兩個地點。
「在⽣活裡⾯出差,在出差裡⾯⽣活」,我人在台灣,但還是需要跟⾹港的同事聯絡,因為⾹港辦公室算是⼀個 central hub,譬如有些 cross function 的同事在⾹港,所以我在台灣時,還是需要常常打電話回⾹港,或是在⾹港也常常打電話過來給台灣的客⼾,所以 conference call 是我⽣活裡⾯非常重要的⼀部份,要在移動中保持溝通。
2.剛提到你目前最常出差的台北與香港,與我們分享這些地區的職場文化差異?
我覺得台灣人工作的時候非常仔細,看東西非常仔細,會花很多心思去想每個部分怎麼做得更好;香港速度很快,所以有些工作可能把它大概完成,就沒有人在想怎麼把它從 90 分變成 100 分,香港比較追求效率。
3.面對隨時啟程的生活,請問你是如何在變動的工作中取得與生活的平衡的?
如果要講 work-life balance 幾乎是沒有可能,我現在追求的是 work-life integration,在工作裡面包裹我生活的部分,生活中也有工作的部分。
比如某一天我需要早點離開公司,去某一個家人或朋友的事情,我可能跟我老闆講,我可以早一點回公司工作,早一點離開,這就算是 work-life integration,因為 work-life balance 就好像你要追求九點上班、五點離開的那種,我覺得現在幾乎不可能。
特別在出差裡面的平衡,這是我最近一年希望達到的:我以前會覺得出差是一個特別的過程,比如出差你可能會帶不一樣的衣服,或是你用另外的東西。但是現在我覺得,如果你要追求那個平衡,你要把你的出差變成正常生活,所以我現在不會像以前一樣,有出差的衣服,或是出差的美妝,我希望是把平常在用的東西,更方便的讓自己出差也用得到,讓自己在出差時也是覺得自己正常的生活,讓出差跟生活的差別越來越小。
比如睡覺時間、起床時間、用的東西都是跟平常一樣的,讓自己感覺是很平穩的,已經沒有出差的概念,而是生活,只是你是生活在香港還是台灣。
4.這樣在出差裡生活的方式,最常遇到的挑戰是什麼?
我覺得非常實在的,就是體力,如果你要坐飛機、拉一個行李,其實你在體力上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非常實在的挑戰就是體力。平常運動或吃得健康很重要,很多人因為出差跟客戶吃飯,或是沒有了你平常你運動的節奏,為了有充足體力,你應該要維持你的節奏,在香港吃得很健康,在台灣也要吃得很健康,甚至我希望我在台灣也慢慢減少外食,有時會自己做晚餐。
第二個挑戰,我覺得是心態的挑戰,你要怎麼樣在不同地方,但也是在很平靜的心態去生活,不是出差是生活。以前出差心情會緊張,或是你出差後過完全不是自己的生活,我二十幾歲旅行的時候,可以一瓶洗髮精就去旅行兩個禮拜,但現在就會帶自己平常在用的沐浴品、保養品。
5.為了每次出差都呈現出最佳狀態,你有哪些聰明旅行的方法?
一、降低出差生活跟平常生活的落差
二、使用熟悉的產品
比如以前我會買少少的、旅行用的產品,但是第一、那個產品不一定是你平常會用,第二、它其實很不環保。現在比較聰明找一些方法,把你平常在用的東西,都放在身邊。
6.邊旅行邊工作聽起來是個非常令人嚮往的生活方式,但這其中有什麼是在踏入出差性質的工作前,大家應該要考量到的?請給大家三個建議:
第一個問自己:你願不願意去做這個非常需要體力的工作。你要想清楚自己的健康,以及你願不願意去做這個身體上會很辛苦的工作。
第二個心態面:你在出差時,能不能保持平衡和開心,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習慣的。
最後,你要考慮你的家人跟朋友圈,他們是不是可以接受你這樣生活的方式,比如你常常離開,你的家人會覺得你沒有在家,或是朋友常常約你沒有約到。還有你在另一個地方,你有沒有朋友圈,或甚至如果有家人是最好,這也是在 social 方面要考慮的。
➠ 想看看更多商務聰明旅行的方法:citiesocial 找 好東西
攝影:Wang Kai 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