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工作坊紀實:
Career growth, personal branding & Wellness

在小雨涼爽的四月早晨,在 Moobooks 富錦街的綠葉映襯著周末悠恬的好風景,呼應了CAREhER 周六活動的主題- Recharge 好好為自己充電與成長。 活動的最後,許多學員都表示透過縝密且精緻的課程安排,以及現場與講師、其他學員的互動,讓平日工作與生活繁忙的自己,學會慢下來,好好思考、好好與自己相處,在身心靈都有滿滿的充電。 一起看看精彩整理。

A Playbook in the time of Covid-19
最壞的時刻也可以是最好的時刻 – 在疫情中穩定妳的力量

疫情終將結束,但疫情的結束不會把我們帶回原本的世界,我們即將面對的,是一個新的常態、新的運作系統。編輯部將推出五篇中英雙語整理,集合 CAREhER 的意見領袖,分享他們從這次疫情學到的經驗和整理。在接下來一系列的特別專題,我們將帶大家從現有工作、未來職涯、產業趨勢到個人生活等不同層面,給予支持性建議與經驗分享,共渡這個不容易的關卡,一起把逆向的路,開往成長。

獨家 【 個人品牌快速檢測 】 – 讓妳的個人品牌不再只是憑空想像

誰需要個人品牌呢?我需要嗎?個人品牌並非僅限於名人專屬的自我經營,更不是在社群媒體上打造一個公眾身份。其實,在你開始思考「個人品牌」是什麼之前,就已經時時刻刻在「傳達你的品牌」,只是這個傳達究竟展現了什麼訊息、喜不喜歡自己目前的方式、是不是有意識地行為而已。 因為,個人品牌的原型,就是天生獨特的你。

Ep.22 Google 員工最喜歡的自我覺察課程,用泡一杯咖啡的時間練習 Mindfulness – Wellness with Vicky 李元琪

「好好呼吸、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就是最基本照顧自己,提升免疫力最好的方式」。這是Vicky 最想分享的一件事。在人心惶惶的時期,Vicky將帶領我們實際的用簡單的練習做到減壓的效果。 不論你是失眠、工作壓力大,或是交感神經無法放鬆,請找個時間,放下手邊的工作,跟我們一起邊聽 Podcast 邊做練習,體驗你的身體細微,平常不會注意的的細節與變化。

「現在更要好好照顧自己」從眼部舒壓開始,找回妳的能量與創意

你是否因為工作生活型態,長期忽略了身體健康;偏頭痛、眼睛疲勞、全身不對勁,需要老師帶領才能放鬆.. 其實,大腦輸入源有 80% 都來自視覺,多屏幕多工的視覺操作,大腦的輸入太過刺激紊亂,長期下來會漸漸造成難以專注、失去創意、工作記憶下降,效率變差等等問題。所以其實紓解眼睛的壓力就等於紓解大腦的壓力啊!

Vision Board- 視覺化妳的職涯藍圖,化夢想為可能

Vision Board 是一個集結你最想達成的目標的圖文板,在這個板子上,你可以貼上最符合你目標的圖片、文字,以及偉人名言、座右銘,做這個板子的原因是,你可以誠實的告訴自己:沒有這個板子,你大概很不願意每天早上起床就開始想你最希望達成的目標,然後勇往直前吧!

Ep.20 開始遠距工作前,先有「自制力」與「責任感」
CAREhER 團隊分享

遠距工作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能在遠距工作的情境下展現生產力和責任感的人,更會是不可取代的人才。但是,光是善用工具或是有 ownership 就夠了嗎? CAREhER 創辦人和產品經理 Jean 一起討論他們的遠距工具經驗和觀察,從心態、生產力到時間管理和溝通跟大家列出最重要的幾個要點。

5個訣竅,帶領你的團隊進行遠距工作

由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Twitter、Google、Apple、Amazon 等公司都要求員工停止出差,Google、Coinbase 和 Twitter 都在三月宣布部分員工在家工作。 一個在2019年,斯坦福大學進行了為期兩年的研究發現,讓員工遠距工作可以提高公司的生產力。但在台灣的我們準備好了嗎?遠距工作可行嗎?企業又要怎麼開始遠距工作的訓練呢?

Ep.19 當機會來臨時,你會怎麼做出選擇? –
字節跳動(TikTok母公司)商業化戰略總監 Kisson Lin

還記得在香港臉書工作,跟我們熱情的分享「賣廣告」這件事情的 Kisson 嗎?在經歷轉職到臉書新加坡和美國總部後,回到北京任職「字節跳動」的商業化戰略總監,非常善於為自己的挑戰找到解決方案的 Kisson 跟我們分享他怎麼突破當初困擾自己的 《冒牌者症候群》,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分享怎麼學會換位思考,讓自己透過「全局觀」更會做戰略。以及在優化自己後,Kisson 替自己設定,還想學習的是什麼能力呢?

Ep.18 只有自己才能好好照顧自己- Wellness with Vicky 李元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從1948年起至今,對「健康」(health)的定義為:「圓滿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安適狀態,而不僅只是沒有生病。」 一個女性在人生上所會經歷的轉折是複雜的,是充滿挑戰的,特別是在東方的社會中,身上所背負的包袱以及社會的期待往往讓人沒有時間好好關注自己的心理需求。 在今天的 Podcast 裡,Vicky 將跟我們分享她在學習關心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以及「suppport group」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