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共用辦公室,更是激發創意的人才庫 – 香港 Garage Society Elaine Tsung

香港的產業一向被認為是以金融與法律為主,然而近幾年創業圈也開始在這個城市蓬勃發展。我們這次邀請到香港共創空間 Garage Society 的共同創辦人Elaine-原本在香港企業工作的她,在了解自身特質後決定轉換跑道,成為一位全職的創業家,目標是透過 Garage Society 為香港的創業圈提供更多人才。那麼,香港的新創產業工作環境為何?有創業點子卻覺得資源不夠,又該如何去哪尋求幫助?做好準備?躍躍欲試的你,來聽聽 Elaine 所觀察的香港新創產業的 startup 文化。
23 Shares
23
0
0

哈囉!各位 CAREhER 的讀者大家好,通常大家想到香港的時候,想到的產業都是金融、法律,但是其實現在香港不管是創業圈或是科技圈,也越來越蓬勃發展。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 Elaine ,她很特別的是她從本來在企業裡面,到現在成為香港中環一個共創空間的創辦人。讓我們歡迎 Elaine。
嗨, Elaine。
嗨,你好。
因為 Elaine 的普通話比較不好,所以我們今天就跟 Elaine 用英文來聊聊。
編按:以下為 Elaine 中文翻譯逐字稿,有興趣的會員可看原文逐字稿

先跟我們分享一下「Garage Society」、妳的工作內容,以及妳對於 Garage Society 有什麼展望?

Garage Society 創立於去年四月,我們從一開始就想要打造一個全香港最好的共創空間。它總面積有一萬平方英尺,位於香港的最核心的商業中心 – 中環。今年五月,我們有了第二個空間,同樣位於香港中環,但是在更靠近上環的地方。透過共創空間,我們認識了很多來自香港的創業人,或是總部在歐美但想來香港設立亞洲據點的公司。除了提供實體的工作空間,我們也發現其實大家需求還有很多,因此我們也提供很多其他資源幫助他們成長並發展為一個創業社群。此外,我們提供三個服務平台,第一個是 Pilot Program ,這是我們的任何階段創業公司都適用的加速計畫。讓這些創業家得到需要的指導跟資源,有點像是訓練機師,讓她們能掌握自己的飛行,比較像是加速器的角色。第二我們發現對創業的人來說,她們若想要讓自己的事業成長,甚至包括我自己,我們都得隨時讓自己掌握最新的知識資訊,因此我們有 Knowledge Exchange Platform ,透過一些課程和商務社交活動,提供新創公司即時的消息,知道有什麼事正在發生,更可以串聯。最後一個是 Cadet Program ,這是我們的青年培育計畫,像今年我們從香港的大學生中招募了 12 個暑期實習生,他們可以進入我們空間中的新創公司,獲得不一樣的職場體驗。我們希望透過這三個培育性質很強的計畫,為香港的創業圈提供更多人才。
這兩個共創空間都在香港的黃金地段,聽起來有好多事正在進行。那麼你們團隊目前的規模多大呢?
包含我自己在內,總共有 8 個人,主動的去提案,銜接資源等,基本上可以提供團隊運作的各個需求。
所以你們不只是單純提供硬體設備,更著重在人,對她們提供資源,還有那個精神?
沒錯,所以我們並不僅是一個共同工作空間,更是一個創業家社群。人們可以在這裡工作,但即使不在這裡工作,也可以隨時來訪並加入我們,例如參與 Garage Academy 訓練工作坊。如果你是一個大學生,你可以成為我們的暑期實習生;如果是一間公司,也可以加入 Pilot Program 。

CAREhER 針對工作空間的未來趨勢做了許多討論,你認為像 Garage Society 這樣的共同工作空間是未來的趨勢嗎?是不是越來越多小型或是新創公司寧可將自己放在這樣可以得到更多資源的社群?

我認為絕對是。
我看過一份報告提到,在 2025 年,世界上約有百分之六十的勞動力會是流動的,不在辦公室工作會逐漸成為趨勢。就 Garage Society 而言,大部份的成員不為當地的企業工作,反而是為主要設立在歐美的企業工作。只要有良好的網路溝通,不用進辦公室就能做好平常的工作。你剛剛提到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共同工作空間,人們也發現這十分有助於激發創造力和認識不同的人。的確有很多小型的公司試著使用共同工作空間,我們也觀察到有很多公司特地把員工送到共同工作空間,因為我們的人才庫很大,一起工作反而藉此得到更多啟發,工作效率也會更好!
自己工作有時候是寂寞的,有不同的人一起工作總是好的,也可以得到更多激勵。
沒錯,如果你也是自由工作者,那麼走進辦公室工作,你會喜歡上班時能聽到一個溫暖真誠的「早安」。事實上,這樣也可能會更有效率。在創立 Garage Society 之時,我並沒有辦公室,因此常常在家工作、也不用進辦公室開會,但我發現效率不如在辦公室裡來得好。人們的注意力太容易分散,但一旦回到辦公室,當周遭所有人都在認真工作的時候,那個能量跟氛圍,你也會受到那個氣氛的影響而能更專注在工作裡。

你之前是在 MNC 和其它媒體公司的 Business Development ,是什麼原因使你轉換跑道,變成一個全職的創業家,還要不斷的轉換身分管理團隊?這是在計劃中的嗎?

我想這並不是完全計劃好的,你沒辦法去計劃人生當中的每件事情。
 
我想我體內深處可能有創業家精神,那特質中讓我非常適合成為創業家的可能是我那喜歡挑戰權威,不輕易妥協的個性。那特質使我適合成為創業家,而不是企業員工。過去在企業裡工作時,我的前老闆們常常得要求我不要再問「為什麼」(笑),但我是一個非常需要知道「為什麼做」和「怎麼做的更好」的人。我覺得這樣的特質使我成為一個好的創業家,也會讓我自己比較開心。如果是在一間公司裡,許多規定及程序,你會開始不停問為什麼、怎麼做才能更好,即便這樣,也很難得到一個回答,這對我來說是很煎熬的,也讓我想成為一個創業家,並為所有事負責。

我們剛剛都在討論創業精神,雖然香港為人所知的一直都是金融和法律,但聽起來創業也開始越來越多。很多人對前往香港尋找機會很有興趣,能不能大概說明一下現在創業圈的狀況?

當然。我已經在香港做 startup 大約五年時間,剛開始環境並沒有這麼成熟,但過去這段時間,包括政府、本地的新創公司和創業家都非常努力,我認為情況不錯。其中包括 Garage Society 的許多成功案例都通過 A 輪投資和天使融資,很多歐美的國際企業也在香港拓展業務或設立亞洲分部。我們在過去一年所看到的,比過去兩、三年都來的多。

聽起來上至政府,下至資金和團隊,整個創業生態是已經準備好的。那麼對於人才來說,你認為這已經是個成熟的產業嗎?

絕對是。不論是哪一種產業,香港都是非常歡迎人才的。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我們非常歡迎人才,但也必須把人才留在高科技業。世界上有很多發展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城市,尤其是在巴黎、倫敦及柏林等等,我們提供非常多的機會給有致於在科技業或創業圈發展的人才,這會比交流知識更快加速產業發展。事實上,政府正著手相關移民政策,讓人才能夠更容易加入香港的產業。所以,從私人觀點,就像我一樣的創業家,到政府方面,都非常歡迎世界各地的人才加入。

聽起來非常有希望。接下來,對於想到香港的新創公司發展的人才,妳有什麼建議?在各方面應該如何做準備?

我覺得語言不是最困難的事。對大部分的使用英語的人來說,可以很容易在香港生存。中文在現在越來越重要,如果你能使用中文或廣東話,我認為是非常有幫助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心態。香港是一個小城市,但我們提供很多機會,所以對任何一個想來這裡尋求機會的人來說,保持開放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在香港工作有時候會感覺到壓力,因為這裡被認為是努力工作的地方。
這不是真的嗎?
事實上是真的。我們通常會長時間工作,在週末也會做一些。這取決於工作文化。我認為這是人們來香港工作前應該先被告知的,否則你可能會期待一天只工作六小時,並享有週末,但這是香港不能提供的工作環境,特別是在新業圈。如果你真的新業公司,可能會比在傳統公司來得拚。所以你會有好的機會加入新創公司,但可能必須更努力工作。
真的很謝謝 Elaine 跟我們分享香港的創業圈和很棒的共同工作空間 Garage Society ,其實這不只是一個共同工作空間,更是一個育成中心、一個社群。
如果你發現你自己心中跟 Elaine 一樣很愛問問題,有創業家的精神的話,並且對香港有很多的嚮往,或許你可以考慮到香港的新創公司、科技產業工作。因為如 Elaine 所說,現在那邊有越來越多的機會,而且妳可以完成很多很不一樣的事情。
那我們再一次謝謝 Elaine 。
謝謝。
 
 
 

23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