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CAREhER

讓每一段人生片段造就跨領域人才的自己 – 臉書大中華辦公室 Virginia Fung

擁有跨領域知識,已經是目前職場上找尋最優秀的人才時的關鍵條件。因為科技的強大,現在的我們若想要培養技能或者累積特定領域知識,透過學習便有機會在短時間培養。但是不同領域的思考邏輯與溝通模式,卻非一時半刻就能夠學習的,而是得透過不間斷地實作加上與其他人溝通才能漸漸培養出來。 Virginia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347 Shares
347
0
0

你一天之中花多少時間在臉書上呢?如果說你的工作就是要每天使用臉書,觀察社群行為,在一個前瞻性的產業、隨時吸取新知、做可以即刻影響改變人的產品,譲世界更開放、人舆人聯繫更密切,又能讓公司和顧客雙贏,不用再多說,你一定已經心動了。不過,要是這份理想的工作卻是在 MTV 台飽受挫折、倫敦的 Goolge 面試 15 次失敗後,將近 10 年的鋪陳換來的呢?
我們能堅持到這一步嗎?
Virginia Fung,香港出身、高中和大學於倫敦受教,現在在臉書大中華辦公室就任科技產業業務經理 (Client Partner, Tech & Telco )的 Virginia,大學是資訊工程出身的她,從面對電腦到面對人群,要和我們分享她的大城小事。

virginia
via CAREhER
photographer: 王愷云
 
Q1. 你從資訊系統工程轉變到數位社群媒體,這樣的 career path 是特別規劃的嗎?
完全沒有。
有個我沒有放在履歷上的經驗,其實我中學時是打羽毛球的,我跟妹妹組女雙,老實說成績還不錯,是我們那個年齡組的冠軍。所以我本來以為未來要當運動員的。不過有一天我發現自己對打球並沒有興趣,考慮後決定繼續升學,但那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完全不適合香港的學習系統,因此後來申請到英國的高中。
大學選系時,我受到比爾蓋茲的影響,覺得科技是一個很強大的工具,可以帶給人類幫助。大學的暑期我去了倫敦 UBS 投資銀行實習,那是我這輩子唯一一次做過與股票交易系統有關的工作,這個實習工作的薪資非常優渥,可是我卻感覺不到自己能夠運用科技幫助人,總覺得好像缺乏了與人類間互動、跟世界互動的學問。因此畢業後我跑去念了另一個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學位, 在這一年內學了行銷、媒體、企業金融等等,這個學位讓我眼界大開。而我也發現到自己對於「媒體」的濃厚興趣,也是在那個時候決定要做跟媒體有關的行業。
via CAREhER
via CAREhER
photographer: 王愷云
後來我就陸續在廣告公司、MTV、微軟亞洲區等接觸媒體採購的相關工作,每一份工作都建構了我對媒體圈的認識,也看到發展中市場的機會,因此最後到了臉書香港辦公室。
 

Q2. 你原來接觸的是傳統媒體,為什麼會決定到社群媒體?

我剛進廣告公司時,要我從媒體經濟學 ( econometric)、媒體企劃 (all media planning)、 數位媒體 (digital) 三個部門中選一個,其中媒體採購拿到的預算是最大的,感覺上是最有力量的部門,因此我選擇做 all media, 但這卻是我一個滿重大的失誤。

為什麼說是失誤?

當時電視產業是最主流的媒體,我以為我的影響力會很大。可是我卻做得異常辛苦,因為跟客戶碰面時他們問的是 facebook 、google 在做什麼?客戶想要知道網路上發生的事,這一點讓我飽受挫折,挫折感在於我因為缺乏遠見 (vision) ,沒有在一個有前瞻性的產業,工作上的痛苦並不是因為我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我的環境。也因此我下定決心下一個工作要跟數位媒體有關。
之後,我花了幾乎兩年的時間一邊上班一邊找工作,Google 面試了有 15 次吧!後來在第 16 次面試通知時,我也接到微軟亞洲區的錄取通知了。這段時間雖然漫長,但我完全不覺得灰心,因為對我而言,發現自己沒有遠見遠比找工作來得更受打擊,所以當我知道自己在一條對的路上前進,其實是充滿信心的。

「工作上是很容易遇到失誤或者挫折的,但我覺得,
那不過是這個世界告訴你「現在」走錯了,
但如果你已經察覺不對卻還留在原地時,那你的失誤就會變成真正的失敗了。」
 

Q3. 你累積了那麼多產業經驗,你覺得什麼領域的人適合做數位媒體呢?

現在產業變化很快,我反而覺得其實技能這些都是可以再培養的,但是態度就不一樣,媒體人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並有著學習的態度就可以了
不過真的要講領域,目前的狀態是現在同時有媒體跟工程經驗的人很少。
想一想其實很正常,因為這兩種領域在面對任務時的邏輯思維是不同的。工程師的任務就是解決問題,做出最好的產品,尋求最正確最完美的答案;但是媒體人不一樣,媒體希望達到的是雙贏,在妥協中找出對所有團體都很好的解決方案。
我自己現在是兩種都有,當出現問題時我會很積極想要找到解決方案。而我現在的工作內容,很重要一環是讓客戶熟悉我們這個社群媒體,進而樂於使用我們的產品,也因此我必須要跟各個部門溝通,譬如工程、公關等等。溝通的過程中,我不會拿著客戶的需求而要求其它部門,而是想辦法找到雙方都能夠 win win 的方式,讓對方有動力做改變。

那不會花很多時間?

這很正常啊!這個就是夥伴關係 (partnership)。
我花很多時間想辦法把每個情況都變成 win-win, 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利益,但是我覺得工作是每一個人都要開心才會是好的工作。客戶關係也是這樣的,想辦法以客戶的需求為優先,用專業的態度解決他們的需求,讓他們感受到你是用心把他們的專案做好,這才能夠維持客戶關係。正因為工作上花了滿多時間的,所以如果我下班後還跟客戶吃飯,那真的是基於朋友交情,而不是商業上的應酬。
 

Q4.你提到了媒體人和產品人對於事情的思考邏輯不同,那麼你大學的工程經驗對於你目前的工作有什麼幫助嗎?

via Virginia
via Virginia
實質的幫助是沒有的,因為我現在已經都不需要寫程式了。但是我覺得最好的地方是我能夠與工程師溝通。
工程師是在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如果是事情有錯的他們會想辦法解決。但是我的任務是要找到一個客戶跟工程師最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法,這中間是有落差的。所以如果我提出了一個產品上的需求或疑問,當工程師無動於衷時,我就會想辦法提供各種他需要的數據或是情境,讓他產生動機找到正確解。
再來,我自己覺得滿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我有 coding 的經驗,所以我懂得欣賞公司的產品,譬如大家可能覺得很簡單的步驟,但是我因為懂得後面的複雜度所以反而佩服我們的工程師,也非常喜歡我們的產品。這樣的喜歡很能夠建立工作上的滿足感。如果不懂產品,出去推銷時只是想辦法讓客戶下訂單,我覺得那樣滿辛苦的。
 

Q5. 你剛剛提到的學習態度很有趣,你都如何學習?

旅行。
畢業後我在倫敦一間廣告公司上班,這個工作讓我從數據認識世界,因為我負責的是西歐地區的 consumer insight & media landscape, 所以我當時每一天是拿著一個歐洲地圖研究每一個國家的背景資料,也是那時候才發現對於世界,自己比很多人知道得非常少,我身邊的同事或朋友可能在十八、十九歲時就走遍歐洲,談到每個地方都能夠侃侃而談。因為感覺自己知道得太少,所以我當時在廣告公司賺的每一分錢通通都拿去旅行。
旅行對我而言是一種學習,每次出去,我會挑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從大眾的觀光景點建立對這個國家比較廣泛的概念,到找一些比較當地的餐廳、地點等感受這個城市,都讓我可以從行前在網路、書籍中收集到的資料,把這個城市拼湊成我心裡面實際的樣子。
旅行途中最讓我覺得有趣的是莫斯科,莫斯科外觀上看起來非常歐式的,但是人或是處理事情上就非常「北京」,譬如說他們做事情很講究關係,然後這個就是樂趣,因為每一天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via CAREhER
via CAREhER
photographer: Austin En

難道你不會怕?

不會耶!我覺得我在廣告公司最大的收獲就是我學會如何在一個地方生存。
只要你有基本的常識 (common sense), 對這個世界有基本認識,然後是下決定的能力 (decision making) 必須要能夠在各類情形下做出判斷跟決定,還有基本語言能力 (basic language) 能夠和別人溝通。特別是 common sense, 我覺得這個能力在現在學校中已經被低估了。有這三個能力你基本上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

你覺得旅行途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Travel Light!
不論是自助或是出差,太多的行李都有可能拖慢你的行程。我以前甚至是一個洗髮精就可以走遍天下。不過現在工作需要,自然就要準備比較多東西。我也因為工作關係,常常往返於臺北、香港、北京三個城市。所以有自己的一套行李打包哲學。對於女生來說,一只輕便好收納的行李箱絕對是必要的,開始工作至今,出差的頻率越來越高,妹妹送的 RIMOWA 成了好戰友,在機場不用費力的推拉,裡面輕巧加上多層收納非常方便,是商務女性很好的夥伴。

via CAREhER
via CAREhER
photographer: Austin En
另外,一個女生在外還是要特別小心,尤其要注意安全;甚至在文化上,有些讓你不舒服的事情委婉拒絕就好,不用刻意遷就。
 

Q6. 除了到處跑來跑去外,你還必須要和客戶維持良好的關係,這點你怎麼做到的?

因為我在科技業,科技公司的產品更新的速度很快,有時候客戶在操作上遇到問題時會很急,這時我的第一步解決方法是告訴他我一定會處理他的問題。在我的經驗裡,客戶擔心的是你不理他,只要你讓她感受到你對於她的專案、問題都會用心,那麼就可以慢慢建立和客戶之間的信任。
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失去客戶的信任,因為所有 relationship 是長遠的,客戶其實不會因為一個問題解決不了就鬧翻的,但失去信任就再也沒有機會。因此,我會希望客戶使用我們產品時有最好的效果,而不只是希望他們一直砸錢在專案上。例如建立品牌信任和 direct response 是兩種不一樣的操作,當我發現原來設定不同時,我會說服客戶改變做法,而不是只看預算做事。這是因為客戶關係是看長期的,我們的用心他們會感受到。
這觀念其實是我的主管告訴我的,因為我們要做的事給客戶一整套的 solution selling, 這個 solution 是建立在他相信你的基礎上,因為他相信才有可能採用你的建議,那如果他不相信你,之後不論你給多好的建議都幾乎沒有可能了。

via Virginia
via Virginia

Q7. 長期客戶關係是一個很玄的觀念,如果五年後你又換了工作,那建立的客戶關係不是又要重新開始?

其實,當你越深入去做某個領域時,你會發現領域圈子非常小,大部份都是同一批人在替換。因此,如果客戶相信你這個人,他就會相信你講的話。所以想辦法先理解客戶,例如客戶在趕他們自己的產品而使得整個專案延宕時,我會試著自己先跟公司解釋,而不是一直煩客戶,詢問案子的進度。這些都是建立長期的信任關係的方式,而且

「如果你做得好,其實不管你到了哪裡,所有人有事情了就會記得要找你。」

最衝突的跨領域人才

擁有跨領域知識,已經是目前職場上找尋最優秀的人才時的關鍵條件。因為科技的強大,現在的我們若想要培養技能或者累積特定領域知識,透過學習便有機會在短時間培養。但是不同領域的思考邏輯與溝通模式,卻非一時半刻就能夠學習的,而是得透過不間斷地實作加上與其他人溝通才能漸漸培養出來。
Virginia 便是跨領域文化的各種組合,當她面對挫折時,她用運動員的思考方式,若這一分打輸了不代表整場比賽都玩完;面對問題時,她便展現工程性格,用數據、各種分析拆解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法;面對客戶時,則展現了媒體人的個性,試圖在各方團體中取得最佳平衡解,讓客戶、使用者、公司都能夠從中得到利益。
不同的思維,其實與內在認定的價值觀有關,而 Virginia 便是在這麼多不同的產業經驗中挑戰自己的思維,讓自己融入更多不同的狀況。甚至當轉換時遇上衝突,她也已經知道自己最在乎的:以人為優先,解決「人」、幫助人是最重要的。
你身上也有多種組合吧?你的組合是什麼?

347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