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今年五月底,有則震驚全球新聞媒體界的「限速競賽」,發生在美國首都華府(Washington D.C.)。
美國《National Public Ration》(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現任駐白宮記者 Scott Horsley,和由 Automated Insights 公司開發的機器人軟體 WordSmith,同時收到餐飲集團 Denny’s 的損益報表;比賽規則是,雙方將於同一時間,各自撰寫一份相關的新聞報導,並根據兩項準則來評斷表現的優劣:完稿的速度、及文章的品質。
比賽結果公布於 NPR 網站上後:
- 資深記者:花七分鐘完稿,獲得讀者們 9000 多票的青睞;在「文章品質」的表現中,以 10 比 1 的懸殊差距完勝
- 機器人:花兩分鐘完稿,但僅獲 900 名讀者喜愛;在「完稿速度」上,卻比記者足足快了五分鐘
這看似不分軒輊的結果,著實震驚了媒體界,因為從新聞業的優先需求看來,比賽數據其實隱約透露了機器人才是這場競賽的最大贏家,且極有可能迅速開始取代記者的工作。作為公關業工作者,新聞媒體的環境與我們息息相關,可透過兩個面相來解讀未來的趨勢:人事成本考量、與收視曝光考量。
比賽結果,解讀了何種未來趨勢?
首先,像損益報表這類需消化大量數據的資料,餐飲集團多半已提供完整的計算表格,通常待損益表收至新聞部後,可藉由電腦快速代工編輯,再套用於制式的發稿格式中,快速產出一篇單純敘述式的報導。雇用機器人,除了能精簡人事成本外,以機器人只花兩分鐘交稿的速度,甚至還能增加報導的產出量。再者,機器人與記者交稿速度的五分鐘差距,看似無謂,但在新聞媒體以收視與曝光量見長的產業裡,能否提供閱聽者們最即時的消息,將會是媒體平台的決勝關鍵。
為了理解社群媒體上的新聞閱讀習慣,Pew Research Center 在今年 3 月針對全美 2,035 位使用 Facebook 與 Twitter 的成人進行調查:63 % 的 Facebook 用戶和同等比例的 Twitter 用戶慣於透過這兩個媒介汲取新聞:這個比例在 2013 年時只佔 Facebook 的 47 %、佔 Twitter 的 52%,顯示民眾透過社群平台吸收新聞資訊的比例在近兩年內持續成長,社群媒體不僅改變人們溝通的方式,在新聞資訊傳播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由此可見,機器人在完稿速度上提前五分鐘的差距,造成巨大影響的不只是精簡的成本、產出的增加、更甚至是報導上線後,數以萬計的點閱率差距。
反覆思忖,似乎都再次印證機器人占據泰半優勢。而事實上,不單是 NPR 這場記者與機器人代表性的寫稿競速比賽,《Associated Press》(美國聯合通訊社)去年七月,便已開始使用同為 Automated Insights 所研發的機器人寫稿軟體來報導企業財報;今年三月,更派機器人報導籃球賽事,甚至計劃兩年內擴大報導足球比賽。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追求效率與效益、卻沒有情感的機器人,究竟應不應該、會不會、能不能取代媒體工作者?抑或,看完上述解讀的種種益處後,我們該問的更精確的問題:運用機器人取代智力工作者,真的是一件壞事情嗎?
大數據時代!機器人真的能從取代勞力,轉變取代智力的工作嗎?
若特別留意,你會發現美聯社選擇機器人報導的財報與賽事新聞,皆有一個共通點:理性的報導數據偏多,感性的情緒投入偏少。NPR 也表示,機器人的報導並沒有所謂的「個人風格」,只是將數據湊在一起,再加入一些起承轉合的連接語,把事情交代清楚。如此一來雖能做到平衡報導,但比起 Scott Horsley 的文章,確實缺乏了獨有的情感和一貫的格調。
阿里巴巴創辦人 – 馬雲先生,在今年六月的商業週刊報導中,提出火熱的大數據(Big Data)議題,除了宣告新的商業模式將改變傳統的生意經,更表示在這個輸入關鍵字,資料就排山倒海而來的資料科技(Data Technology)時代,記者的工作如果輸入數據和重新編排報導,當然能由機器人代勞。
在科技進步速度越來越快的趨勢下,NPR 也大膽估計,到 2020 年將有 90 % 的新聞由電腦生成,「人類無用論」引發多重爭議,顯示機器人不但能在未來取代勞力,甚至連智力相關的工作,恐怕也能一併取而代之。所以,若未來的世界,再也不需要情感得投入,就能取代諸如記者這類身為「智力工作者」的職務,那,我們還需要學寫作文嗎?
細緻入微,或許是記者與機器人間的重要區別
2014 年七月底出版的《第二次機器時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 一書中提及,當問起荷蘭的國際象棋特級大師 Jan Hein Donner,若和電腦下棋,好比 IBM 的「Deep Blue」,會做什麼行前準備? 大師回答:「我會帶上一把鐵鎚。」
是否我們曾經也有過感觸,想砸碎某些先進的科技? Google 醉心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便是一例,試乘過 Google 自動駕駛車的體驗者多半表示:縱使能全然信任自動駕駛,但無法忍受不能掌控方向盤的快感與決定路線的樂趣!科技,從勞動階級到智力工作正在逐步取代人類;但,唯一無法被取代的是:情感的投入。
擔任長達八年《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前執行主編 Bill Keller ,去年 12 月發表「Being There」一文中,以戰地記者的故事為例。Anthony Shadid 曾因報導伊拉克戰爭,兩度榮獲普利茲新聞獎,雖在 2012 年因採訪時突發氣喘而去世;但他的報導總充滿激情,因為他善於傾聽、熟悉當地語言、和文化歷史,「如果你前往戰區看過,就能明白『細緻入微』這個詞的含義。」
畢竟,並非所有的新聞都是靠數據或是比賽數字所構成,短期之內,文字工作者要被機器人取代還是有點難度的,人類智力的價值就是能分析及推演邏輯。不過,未來智慧工作者的工作型態,想必將因擁有如數據分析師般的機器人而改變;技術的革新變化之快,若不願被取代,我們又應該如何提前應對未來的世界與生活?
善用兩大跳脫框架的思考模式,培養尚未被發展出來的工作能力
1. 人力分配重組:
自 Uber 誕生以來,已於全球各地重創了計程車司機的生態,不只在法國巴黎、美國紐約、與中國北京,皆發生多起繼承司機抗議或罷工事件,嚴重的甚至引發兩派人馬的肢體衝突。六月底,Bill Gates 於倫敦接受《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的訪問,針對這樣的科技動態,特別提到了對於「Uber Economy」的看法。
「Uber 的成功,是重新整合勞力。」以一個更動態的方式,把工作力進行重新組織分配。很多產業的權威或文章強調「跨領域工作」或「跨界合作」,以創造新的多元機會,但現在又增添了一項新觀點:要能「重組人力」!未來運用機器人取代人類達成改善這個世界的工作,想必會越發眾多,我們應要思考的是,科技的躍進下,如何讓更多人能學會「與機器合作」,而不是與它們競爭。
Uber 現今擁有最大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部門,真正的對手其實就是「Google 自動駕駛汽車」,透過人力重組來整頓目前交通產業的勞力現況,看似已跳脫思考的框架,但若能找出未來趨勢裡,更大的共同目標、或所要對抗大環境的理想,未來的 Uber 或許能以更深層次的方式,改變交通運輸和物流業。
這也帶出第二種能力的培養:看見事件間的關連性。
2. 事件間的關連性
「培養擅長發現表面上看似毫不相關的事件之間的關聯,並找出更大需共同對抗的目標」
把場景拉回發生於你我身邊的貼切案例看看,年初,是否你也曾被運動界的兩大龍頭 adidas 和 Nike 的超大型品牌盛事洗版過?adidas 在今年三月至四月份,舉辦 30 天不間段的「#adigirls 美力訓練營」,把其位於信義區一級戰區的品牌場地打造成為女性的運動基地,免費提供各式多元的運動課程讓全台灣女性體驗;Nike 則比照往年,四月底舉辦了全台唯一女生半馬路跑賽「We Run TPE」,兩大品牌在上半年度的廝殺不僅僅讓全台男性們一飽眼福,更造成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們的轟動。
但,若以「事件間的關連性」進而分析,adidas 似乎在經營女性市場與消費者洞察上,更勝一籌。Nike 的溝通與市場策略十分強勢與明確 – 不斷強化「女性挑戰自己」的信念,並單一溝通「跑步」這「一項」運動。是逢近幾年路跑盛行成為全民運動,Nike 自 2014年首度創辦的女生半馬,便十足搶下了消費者普遍的強烈觀感。
不同於競爭品牌,adidas 嘗試的,是成為一個鼓勵女生嘗試「多種」運動的品牌,因為運動不應該只是跑步這一種,也不是每個女孩最初都為了挑戰自己而開始運動。換句話說,adidas 對抗的,是全台灣女性心中的運動意識;若只為了差異化產品的業績或品牌的市佔,消費者的印象是不會長久的,因為永遠會有更好的科技、更棒的材質等待被推出;但若將層次提昇至「找出更大需共同對抗的目標」,其背後的價值就能顯得出高下。
多數喜歡嘗鮮的女生、或總是無法堅持跑步而半途而廢的女生、那些想要但還沒開始運動的女生、還有擁抱並熱愛生活的女生,並不會只甘於永遠做同一種運動。我想,adidas 是成功跳脫競品設立的先決框架,找到更高層次的目標,塑造女性對於運動的態度,讓她們更樂在多元運動之中。
這個世代最需要的能力,是為了現今世界尚未存在的工作而儲備的
過去十年間,成功挑戰並影響美國教育思想的著名影片「Did You Know?」,由 Colorado 一所州立高中 Arapahoe High School 的老師 Karl Fisch 發表於 2006 年,並不斷隨著年份更新版本至今;光在 Youtube 上就有超過十種版本,全球瀏覽人數少說超越數百萬(尚不包括網路平台以外的觀看人數)。影片闡述了很殘酷的事實:「2010 年,全球職場需求量最高的前 10 大職務,在 2004 年當時,根本是不存在的!」六年間便可以讓全球市場對於人才的需求有如此巨大的轉變,反思,我們現在最需教育自己或是下一代的,應該是儲備在未來才會出現的工作機會與能力。
那些關於「如何精進自我」這等老生常談的建言,好比多讀課外讀物書、學習第二專長、與培養國際視野,早已不敷使用;「Think Outside the Box」這句話總是被過分濫用,但其實並非指從箱子的外部思考,最初始的原意,是出自數學小謎題「9 Dots Puzzle」:九個點如九宮格般形成一正方形,規則是畫四條直線將九點連接,但前提是絕不能將筆提起,而解題的最佳方法,就是要越界將線畫出方框外,意即要跳脫傳統邏輯的思維,開始培養對於未來工作的能力,方能掌握未來世界的工作趨勢。
CAREhER 讀者現在也來做個小測驗,看看哪些工作不會被機器人取代?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