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139 [EN] From Power to Policy: Leading the Global Energy Shift with Sandra Helayel

Imagine having electricity only several hours a day — that’s still the reality today in Sandra's home country, Lebanon, where people rely on generators just to keep the lights on. Meanwhile, advanced technologies like AI are consuming more power than ever; a single ChatGPT prompt can use 10x more energy than a Google search. In this episode, Sandra,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ustainability at GE Vernova, shares how her personal journey shaped her global work in sustainable energy — and why the future of energy must be both innovative and inclusive. From policy-making at COP28 to advocating for more women in leadership, she offers a powerful lens on how energy access transforms lives.

【Future Makers】EP. 4 是什麼不斷挑戰妳對於女性議題的看法?三部啟發我們的影集 —
CAREhER Willow & Freya

Female Empowerment( 女性賦權 )對妳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這期的 Future Makers 帶大家從三部不同的影集來拆解。或許對某些人,這個詞很陌生,也或許是在 #MeToo 事件後,開始成為妳的關注焦點。無論之於妳的意義為何,兩位 Z 世代主持人將從不同的層次出發,和大家分享她們看劇獲得的啟發。有趣的是,Willow 和 Freya 都是 CAREhER 的重要創作人,她們新世代獨具的視角也因而融入我們試圖將女性領導力揉合於有趣的內容與策展活動中,一同為女性賦權。

EP. 97 又要彈性又要管理根本兩難?透過「信任」建立有歸屬感的工作環境 —
ASML Taiwan 亞洲區企業溝通總監 羅凱琳 Karen Lo

也許妳聽過 ASML 被稱為「護國神山的靠山」,但半導體產業聽起來門檻很高,一般人是不是無法進入?在 ASML 跨入第九個年頭,Karen 笑說,她也很驚訝在這個曾經「不知道在做什麼的公司」度過了她職涯目前為止最久的一段時間。她也曾和我們一樣,對晶片、14 奈米製程等陌生的名詞一知半解,但正因為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為每個艱澀難懂的產品說出令人易懂且動人的故事,驅使了她在工作上源源不絕的熱情。 而她也分享在仍然蓬勃發展的半導體業,看到了女性加入、成長和晉升的更多可能。

【Future Makers】EP. 2 經營交易量、地板價最高的女性 NFT 社群,擴大藝術的影響力 —
World of Women Community Manager – Kashvi

【 英文訪談 】大學時期,妳曾為了什麼事情充滿熱情、一股熱投身而進?NFT 大概是 Kashvi 毫不猶豫就會回答的答案。但同樣都是大頭照的 NFT 項目,是什麼讓 World of Women 自去年 11 月推出以來,迅速登上交易排行榜,並成為交易平台上女性創辦人打造的項目中最受歡迎的 NFT?Kashvi 在 WoW 快速成長之際,買下了她的第一個 WoW NFT、甚至主動聯繫了創辦人兼藝術家 Yam Karkai 並開始積極地經營社群。「多元共融」及「回饋藝術家」的價值讓每一位在這個空間的人感到歸屬感,驅動了她在社群中找到的樂趣與意義、展現了緊緊拴住女性社群的核心。

EP. 90 妳覺得自己是什麼就是什麼!其實跳脫框架就這麼簡單 —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特聘教授 游萃蓉

「妳覺得自己是什麼就是什麼!」妳可能會以為,說出這麼有個性的話肯定是年輕世代的專屬,但這期的嘉賓,其實是產學界都經歷豐富、身為麻省理工博士、同時也是諸多國家級獎項得主的游教授,而她居然就很「輕描淡寫」的這麼說了,彷彿這道理再簡單不過。但,她卻又不咄咄逼人地要妳接受她的觀點。的確,和游教授的訪談,感覺如沐春風,好像一位長輩正溫暖地和妳分享(可能真的是長年培育人才的關係)。有時在職場上,我們時常將「女性」這個角色,下意識套在自己身上,但她卻說,從來沒特別想過自己「因為是女性」而不能怎樣;也就是,別自己鑽進框架。

EP. 88 建立階段性目標,主動運用成長型思維建立並實現企圖心 —
IBM Taiwan 總經理 高璐華

該怎麼去建立抽象的企圖心?當上司給予升職機會時,男性通常很自信地回答:「什麼時候開始?」然而八九成的女性第一時間的反應卻常會懷疑自己「我可以勝任嗎?」IBM Taiwan 總經理 Lisa 以身邊正面的女性領導者作為榜樣,她「觀察出」主動表達意願的重要性,帶著成長型思維去面對新挑戰。適時地運用委外資源、慢慢來一步一步完成目標沒關係,只要妳願意!

EP. 87 領導與時俱進的企業,科技不安、自卑感不再屬於她們 —
數位時代 創辦人與執行長 陳素蘭 & 台中精機 董事長特助 黃怡穎

分享個有趣的現象:財經雜誌的男讀者雖佔比較重,但媒體業的從業人員、甚至是主管階級往往都是女性在主宰著。女性心思細膩的特質其實一直默默地在各個行業發揮影響力、平衡觀點,數位時代的執行長 Katie 與台中精機的董事長特助 Catherine 正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 面對未知的科技,她們將心底的不踏實透過不斷地發問、主動廣泛閱讀逐漸克服,告訴大家:「其實只要願意跨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EP. 86 面對錯綜複雜的關係人和合作夥伴,如何不先出手卻保持領先一步? —
美商奇異公司 政府暨政策事務總監 王珮馨 Gwenyth

美商奇異公司在台深耕 60 年,看見了台灣在供應鏈、能源安全上的夥伴需求,而身為他們 first hire 政府暨政策事務總監且為女性的 Gwen 和我們分享,在錯綜複雜的政治圈裡,要怎麼聰明建立彼此的信任。而且,女性心細的元素也可以進一步(並不是退一步!)融入成為觀察者,在第一步慢下來的同時, ‘’you can read the room.‘’ 她說。觀察必須影響的主要對象是哪些人、他們的立場和處事方式,再思考最合適的應對。

EP. 84 為什麼總是「他們」而不是「她們」?讓我們喚醒科技中的女性臉譜 —
imec 大中華區暨東南亞 總經理 何玫玲 & 美國在台協會 經濟組副組長 Arati Shroff

先進的科技,無疑是智慧城市的一大支柱,而多元觀點與性別友善,更是設計一座智慧城市的關鍵指標。但攤開現狀,台灣女性在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相關學門的比率皆在 32% 以下,如果一個重要產業長期缺少女性的參與,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又可以怎麼做?imec 大中華區暨東南亞總經理 Mavis 以及美國在台協會的經濟組副組長 Arati,一起剖析為何女性在理科領域缺席,又為什麼科技公司中少見女性高層?讓我們一邊從科技企業的角度、一邊從政府機關的角度看見問題、找出解方。

EP. 83 從飯店管理轉跳半導體,困難的不是技術艱深,而是能否專注完成目標,不讓現狀消耗妳? —
ASML 台灣艾司摩爾 台灣暨東南亞區人資總監 劉伯玲

「當你去尋求一個工作、一個環境或一段生活的關係時,妳永遠要想清楚:它會不會成為你人生的一個 support net?它是你的資源、養分、還是阻礙?」第三集的「She Smart Taoyuan」系列,我們邀請在全球半導體微影技術設備供應龍頭 ─ ASML 台灣艾司摩爾擔任人資總監的劉伯玲與我們聊聊企業該怎麼鼓勵女性在科技產業發展,而我們又用什麼方式,來為自己打造一個自我實踐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