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甚至是求學階段的每個選擇,都會對往後的選擇帶來影響與限制。我過了很久才體會到,很多事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
每個選擇都應該想怎麼累積經驗
從小到大我都是那個不管父母或他人建議,選科系選公司等都是照自己的興趣而非社會價值(名聲、金錢、社會地位等)的叛逆小孩。曾經我認為只要選「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切自然會發展地很好,其他都不重要」。我尤其不喜歡跟隨學業與職場上的主流價值。例如大部分的文組學生認為念財金或商之類的學位,未來到金融業或顧問公司是通往成功人生最佳的道路。這類熱門選項我過去甚至會刻意迴避。
然而,隨著人生中出現越來越多職涯上的轉換點,我漸漸發現過去這些隨心之所向的選擇成為我前往下一步的絆腳石。儘管還是不乏有前輩鼓勵我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一切都會水到渠成。但我仍從自己與身邊朋友的例子中感受到,現今職場中那些主流的機會,是從求學工作,每一步都需精心布局與選擇才能順利獲得的。一旦途中踏了不同的路,就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比別人多的時間,或是期望有從天而降的機緣,才能扳回一城。
妳的軟實力,是否也無法反應在履歷上?
S 是個出社會兩年多的台灣女生。她大學念商,快畢業時發現自己想去顧問公司,同時也對時尚產業很有興趣。當時台灣的知名顧問公司對新人開的缺很少,台北麥肯錫幾乎一年才招一個新人,競爭非常激烈。她考慮過機會較多的臨近區域,例如香港與上海,但當地競爭也很激烈,非本地人的身份只會讓一切更加困難。因此,最後她決定先去美國念時尚管理相關的研究所。
當時的她希望未來能利用對時尚產業的了解與經驗,切入管理顧問的工作。想不到研究所畢業之後,因為所學的關係,要找知名顧問公司的工作其實更難了,畢竟這些公司主要還是招募知名學校商科畢業的新人。後來她拿到兩個工作機會,一個是在亞洲偏時尚管理類型的工作,一個是在美國媒體相關的工作。考量到要還學貸、以及想要有歐洲的工作經驗,她最後選擇了後者。漸漸地她的工作跟管理顧問越來越不相關。有一天她問我說:「怎麼辦,現在累積的經驗跟管理顧問完全無關,要怎麼樣才能進到麥肯錫、BCG 這種公司?」
S 很聰明、能力強、邏輯好、善於溝通,具備不少顧問業要的特質,但這些軟實力通常很難直接從履歷表上感受到。尤其如果第一關篩選履歷表的人資對工作內容了解有限,當所有申請者的履歷一字排開,一定會先從學經歷等比較好衡量的條件下手。
M 則是個紐西蘭人,他也因為過去一個錯誤的選擇而得繞遠路才能達到下一個目標。M 20 歲時就從紐西蘭最好的學校研究所畢業。他念金融,一畢業就拿到澳洲某間知名對沖基金(Hedge Fund,是所有投資產業中最菁英主義、通常由少數人管理大量財富)的機會。當時他因為女朋友在紐西蘭的關係,沒想太多就拒絕了,最後在紐西蘭一家也蠻知名,但挑戰與發展性相對較低的投資公司工作。
工作五年後(當然年少時期讓他留在紐西蘭的女朋友也早就分手了),他越來越覺得還是想去對沖基金或是在買方的位置工作(投資業用語,指有權自主進行投資決策的公司或職位),而非自己在做的投資組合管理工作。為了轉換回他當時錯失的機會,他認為回去念 MBA 是不得已的解法。
任何人都知道 MBA 是個花時間又花錢的大投資,我問他:「你怎麼不直接申請看看相關的工作?你資歷也不差,表現又很好(他是整個跨國公司史上最年輕的 manager),怎麼可能找不到?」
他說:「我試過了,但我想去的這些公司主要的人才來源是 MBA program(類似儲備幹部的概念),偶爾會找大學剛畢業在學校頂尖的新人,從零開始灌輸文化與概念。我錯過了大學剛畢業時的機會,我看他們招募的所有有經驗的人,都是全球前五名的 MBA。」
無法隨遇而安,就別讓自己老是在洗牌重來的路上
以上的狀況對於試圖在體制內追求成功的人來說,會比較常遇到,得透過及早且謹慎的規劃,避免讓自己進退不得。對於比較隨遇而安、不在乎一定要去到哪個產業、公司或位置的人來說,或許就不是問題。
然而,人的一生花超過一半的時間在工作,很難說哪天突然想去做甚麼、或想改變跑道,卻發現自己過去完全沒有累積相關的能力或經驗,導致得洗牌重來。因此,即便是個性相對安定,不求太多挑戰的人,妳的選擇最好還是不要讓未來的自己沒有選擇。畢竟,這個世界的舞台還是現實的,抬頭、學經歷等很多我們認為只是「表面的標籤」的東西,在妳整個人生與能力被濃縮成一張履歷,放在一大群人中比較時,那些標籤畢竟是閱讀妳履歷的人可做為判斷的少數資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