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啊,不愛說話的人真的很吃虧!
喜歡自己窩在家、在七嘴八舌的場合大腦 CPU 效率就會銳減…社交場合真的不能算內向者擅長的主場。如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Susan Cann 所說,自從業務需求遽增之後,在這個強調自我推銷、需要無時不刻秀出自己的時代,社會所崇拜是舌燦蓮花的能力。對內向如我的人來說,舌燦蓮花?恩…我連魯冰花都唱不出來。
Fiona 一系列好文可以學到美式 networking(也就是大家說的 social )精華,看得我兩眼淚婆娑,那就是我在美國時親身經歷的悲慘處境啊。對我來說,那些要裝 high、使出渾身解數展現的日子是一段痛苦的社會化過程,悲壯程度總讓我想到賽德克巴萊。
為了融入社會,我們也不是沒有努力過(怎麼內向者沒有像更生人保護會這種組織呢?)。在家裡面練習、逼自己參加活動之外,只要看到「不說話也能建立人脈」、「輕鬆聊出好交情」這種標題,手都會滿懷希望地點進去;但通常幾分鐘之後又悲傷的按右上角關閉視窗。常言道「三折肱而成良醫」,雖然還稱不上醫生,但骨折那麼多次也逐漸體會出為何這些文章對內向者的效用有限:
- 應對進退還是近距離觀察最有用,但這些好像不是讀些文章、背些準則就可以搞定的。(眼睛要直視對方、面帶微笑、以強而有力的握手留下好印象…我都知道,但是我講不出話來呀。)
- 大部分教 networking 的人,好像都不是內向者(所以他們才有資格寫這類文章啊)。但這就像問美國人怎麼學英文一樣,他會回答「咦,要學嗎?」
- 這些書/文章不是看完就會的葵花寶典,重點是要硬著頭皮不斷練習,缺少訓練只會漸漸忘記教戰內容,最後還是回歸原點。
其實,出社會工作多年後,欣慰的發現很多人也有這類困擾。出乎意料的,這跟內向/外向倒沒有絕對關係,我曾看過內向者短短的神來幾筆大受歡迎、也看過外向者滔滔不絕反而造成反效果(回頭看看網友對今年金馬獎主持人和頒獎人的評價,就可以大概知道端倪)。近幾年常到各種場合分享,對象從十數人的企業家社團到數百人的公開場合,對我而言我最大的挑戰不是上台講話,而是上台前和下台後要怎麼跟別人互動。尤其是帶著某些內在期望時(例如希望可以募款到__萬、或後續可以跟哪個 VIP 合辦甚麼活動),剛開始囧到只能扭著衣角微笑。
在累積許多傷痕之後,漸漸有人在初次見面的社交場合用「活潑、陽光、腦筋動很快」這種不可思議的詞彙形容我了(很心虛,可是好虛榮呀!)。如果你也是個內向者(我了解的,拍拍),分享幾個加強武裝的小方法。
第一步- 保持正面的態度「我為什麼在這裡?」
有次跟某話題人物吃飯聊天,我問「我們明明年紀差不多,可是妳怎麼可以人脈這麼廣!?」(因為不管講到甚麼話題,她都說「我有朋友可以幫忙」)。她真誠地說「其實我後來發現,用交朋友的心態出發就好,不要一開始就想著要從別人身上拿到甚麼。」對內向者來說,或許問題更深層一點:光想到要跟一屋子陌生人相處 2 個小時就頭皮發麻、雙腳發軟了,根本不用想去拿到甚麼呀!如果你根本不想參加社交場合,相信我,人家都看得出來。社交行銷顧問 John Corcoran 建議這時不妨回到初衷自問「我為什麼要去?」是為了交差、開眼界、還是為了在工作上或人生中更好的發展?如果連半推半就的動機都沒有,還是別去了吧,在家看點書也會有不錯的收穫。
就像小鷹被推下懸崖就得想辦法飛一樣,有些人規定自己每個月要參加幾個大型社交活動、陌生拜訪、小型朋友聚會。但因為參與這種社交場合對內向者來說相當費力,所以也不要一下子安排太多,確定自己心態正確、做好準備再出發,不然只是徒增挫折。
參加這種陌生場合時(再次重申,對我來說像進鬼屋一樣緊張),我都會提早半小時以上到場。除了熟悉環境、了解流程,讓自己有些心理準備之外,找個不受打擾的庇護所(例如洗手間)整理儀容,對鏡子練習微笑、自我催眠。再恐怖的鬼屋,只要知道鬼會在哪裡出現、而且相信自己的勇氣可以克服,問題就簡單多了。
建立自信方面,有人說「要成功就要比別人多努力 10% 」,相似的,踏進社交場所前,Real Men Real Style 形象顧問公司執行長 Antonio Centeno 建議「要比在場其他人穿的好 10% 」。不要跟人家差不多,不然很難顯得亮眼;但也不要穿的太誇張,只會把大家都嚇跑。
第二步– 剛開始要講甚麼?
換完名片後,常把人家名片前翻、後翻,除了「X 董你好,幸會幸會」之外就說不出甚麼話了?在需要報名/邀請函的場合,可以問問主辦單位有誰會去,上網做一下功課,通常人家知道你對他所做所為有所了解都會很開心。「X 董,您最近那個案子真不簡單,幫台灣爭了一口氣耶!」會比「您公司在信義區啊,我以前也在那附近上班。」容易引起共鳴。這也可以避免提到不開的那壺,譬如剛上周刊封面的人大聊八卦。
如果去之前不知道對方是誰,作家 Don Garber 在「 Talking with Confidence for the Painfully Shy 」一書中建議:先準備好一些自己可以聊的話題。例如最近在看甚麼書、去過的好餐廳或放假時發生的趣事。對商務人士來說,出差經驗(如異國的天氣與食物)、工作心得都是不錯的話題。記住,這些是墊檔用的口袋話題,Don Garber 建議用些開放式、最好可以帶出共同話題的輕鬆主題下手,像是「你怎麼知道今天這個活動的?」或先講講自己的事,讓別人順著接下去。
第三步- 最好的對話就是不用多說( Active Listening )
每個人都會想分享自己的故事,只要認真傾聽、做出適當的回應,可以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資訊。
對我來說,要一直講話、想話題跟跑馬拉松一樣身心俱疲;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停下來不講才是挑戰。以說話技巧聞名全球的演講大師 Dale Carnegie 認為「最好的對話就是不用多說」。舉例來說,他在某次場合碰到景仰的生物學家,Carnegie 不但不太講自己,反而熱切地詢問生物學家問題。最後他們不僅對話許久、生物學家留下深刻的好印象,還跟主人說 Carnegie 很會講話。每個人都會想分享自己的故事,只要認真傾聽、做出適當的回應,可以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資訊。有些人全場話不多,但總能在關鍵時刻說出神評論、神解讀,效果反而比從頭到尾滔滔不絕的人好上許多。對內向者來說,透過這樣的畫龍點睛,或許人家根本不會發現我們沒說甚麼呢。
第四步、內向也能創造主場優勢
同樣都是受邀的賓客,有些人走到哪裡都可以搞得像自家場子一樣。 John Corcoran 提供一些小撇步:
- 早點到場吧:內向者比較擅長對象少、但話題深入的談話。如果要利用這個優勢,趁人少的時候可以多些機會挑選對話的對象。如果到場時大家都已經分區聊開,就只能被動地選一區插話了(偏偏插話也不是我們的強項,除非團體中有人留意到你,不然很可能結果就是一直聽話)。如果參加研討會,大部分的人會在演講後一窩蜂衝上去跟講者換名片,這樣不僅時間與話題深度有限、講者對你也不會有太大印象,不如趁他提早到場準備時上前打招呼。
- 先想好「如果續攤…」: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但如果跟 VIP 或正妹聊到興頭上,你不想放棄這個機會吧?先做好功課,在恰當時機說「附近有家很有特色的咖啡廳,要不要一起去看看」會比要 LINE 帳號更有乘勝追擊的效果。如果你捨不得離開一屋子的潛在 VIP,在此奉勸「重質不重量」原則。面對現實吧,我們都知道內向者沒辦法像花蝴蝶般滿場飛舞,掌握眼前的機會比漫無目的地亂抓對我們來說更有效益。
- 找好回家的方法:我曾經參加過深山豪宅的 party ,散場時所有計程車隊不是迷路就是拒載,讓半屋子酒酣耳熱的紳士淑女尷尬不已。也曾看過有人開車參加宴會,卻因為錯過停車場取車時間,讓答應要送回家的女士們傻眼(偏偏這時我們又缺乏靈機一動的幽默,只能冏在原地道歉)。無法優雅的退場,會毀了整個晚上的努力。
第五步、有效率的 follow up
我碰過的政治人物,無論在甚麼場合,只要換過名片,就會不時接到他們的信件、簡訊問候。當然一般人不需要(也沒有力氣)如此鋪天蓋地;對我們來說,有效的掌握關鍵人脈比通訊錄裡面的人數要重要。寫封有禮貌的 email 說「很高興認識你」嗎?通常 95% 的人不會回信、另外 5% 的人回了,但就這麼一次。我們要的是系統性的持續效果,在過程中持續增加別人對你的熟悉度和信賴感,而這不是每個禮拜分享笑話、或 N 個月以後突然發信「我們公司的___現在特價,你可能會有興趣」可以辦到的。 John Corcoran 在著作「 How to Increase Your Income in 14 Days by Building Relationship with VIPs 」提到幾個方法:
- 建立追蹤行程表:對內向者來說,書面聯繫比正面社交容易一些,難的部分都過了,沒理由在這邊放棄,因此建議活動結束後馬上將名片分門別類。根據對方的產業、職位、跟自己職涯的相關度、說話投緣程度…等,設定多久要跟他連絡一次、以及用甚麼方法聯絡。
- 介紹互相認識:這是一個不用想話題的絕佳方法!把自己人脈中相關的人互相介紹(簡單來說,就是提供自己的價值),通常你和對方的關係就會持續升溫。如果還可以幫對方宣傳(例如分享對方單位所辦的研討會、或推薦對方公司最近的特價活動),效果會更好。
- 積極使用社交媒體:部落格可以讓對方快速知道你的成就與能力; Linked In 是強大的職場社交工具,盡量加入團體和聯絡人,你的圈圈越大越有影響力; Facebook 有人覺得不太正式,但如果運用得宜(多分享產業相關訊息、少些個人情緒),其實可以當作快速拉近彼此距離的方法,常 po 照片也可以幫助對方記得自己的長相。
- 分享有用的文章:雖然相對容易,但這點要小心操作,不然很容易有反效果。 CNN 今年的調查指出上班族平均一天收到 85 封 email,如果不確定你分享的資訊是對方有興趣的,還是三思吧。
找出最適合你的社交風格
每個人的個性、特質都不同, networking 的方法跟穿衣服一樣,要不斷的試、可能還要花掉不少學費,才能找到最合適的 style 。國際影后張曼玉拿到衣服會先把標籤剪掉,讓自己不受品牌風格影響,穿出獨特的風味。這種超然品味並非一蹴可及;同樣的,透過不斷把自己推到社交場合中、不斷鍛鍊出勇氣與自信,過程或許煎熬,但這正是我們從悲壯賽德克成為驕傲賽德克巴萊必經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