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棒球,尤其是氣氛熱烈的國際大賽,大家搶破頭買黃牛票那種。
有次賽前的球探席上,旁邊是滿場興奮喧囂的球迷,熟識的老外球探問我
“Jill, you’re never bored watching baseball, right? ”
我回 “Are you kidding me? Of course not!”
他嘆了一口氣,說 “I am.”
看著這個免費坐在球場最佳視野的人,我回了一句當時可以想到最好的答案 “That’s because you get paid for this, and I’m here to have fun.”
當工作和生活的分野不再明顯
大部分人都過著兩種人生:工作時的自己、和休閒時的自己。對球探來說,看比賽是關係到自己績效、升遷、薪水前途的工作,那種心情跟我們這種看熱鬧的社區民眾怎能相比。總羨慕結合興趣和工作的人,邊享受邊拿錢,上班當然一點都不累。但說實在,我很難理解這種狀況,郭台銘說「上班如果沒有壓力,就叫玩耍」。
對嘛,怎麼可能用玩耍拿錢!?的確也看過不少例子:喜歡寫文章的醫師最後變作家、愛做餅乾的開店販售、好客的人經營起民宿… 但其實,就像有情人不總終成眷屬,不是每個嗜好或業餘專長成為職業都有個美好結局,愛吃美食的職棒明星開餐廳不也倒了好幾家。大家常說 “follow your passion”,日劇中主角們也總把「夢想」掛在嘴邊(配上在各種場景中熱血地奔跑)。但喬治城大學教授、同時也是職涯教練 Cal Newton 在他的最新著作《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中直指:把興趣當作職業不僅機會不大、風險高、而且不利於長期職涯規劃,倒不如在現有的工作中發現興趣,效果較為穩定持久。
他的說法也不是毫無道理,畢竟即使再怎麼天賦異稟與辛勤苦練,從業餘轉職業還是非常巨大的挑戰。到底業餘和職業創作者的區分在哪裡?《The War of Art》 的作者 Steven Pressfield 這樣說:「真正的專業人士會即使碰到讓自己無計可施的事情,也會竭力解決;她們會勇於接受未知的挑戰、不怕陷入無解的困頓。」(想想看,把餐廳經營地有聲有色的藍心湄不會說「反正我本來就不懂餐飲業、也沒時間管理餐廳」這種話吧)。
如果真的熱愛某項事物,甚至考慮因而轉換跑道,在辭掉工作、把嗜好變成主要收入來源之前,作家 Jane Porter 建議你得謹慎評估,最重要的是改變心態:以前的純粹的興趣現在是要上戰場廝殺的武器了。而下海奮戰之前,有幾個方法先惦惦自己的斤兩:
妳拿什麼抵抗專業級的壓力?
如果只是興趣,不用顧慮成本效益、作品市場性、來勢洶洶的競爭對手或嗷嗷待哺的銀行帳戶,因為妳「反正餓不死」;一旦選擇用興趣加入戰場,妳要拿出專業級的表現,當然,壓力也會是專業級的。如果無法承受這樣的壓力,能力再強也只會很快煙消雲散。所以碰到瓶頸時,專業的人還得要有釋放壓力的能力。
Steven Pressfield 說「專業人士知道壓力會把自己推向無盡深淵,所以會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如果妳很喜歡寫文章、想當作家,也別要求自己投稿某文學獎一鳴驚人後風光出道,得失心太重反而會把自己逼入絕境。Pressfield 就說「只有業餘的才會被這種壓力擊垮」。其實重點不是作品最終呈現出來的模樣,而是創作的過程。與其精雕細琢單一參賽作品,倒不如多體驗、多投稿、參加作家聚會等,用專業級的心態才能抵抗專業級的壓力。
東京著衣創辦人周品均原本只是在宿舍裡網拍賺零用錢,直到有次準備考試影響出貨、被客戶罵翻,她才驚覺原來這已經是必須背負市場檢驗與客戶期待的正業。差點翻船的她,才以認真的心態看待這份「事業」,並拼命打造自己的服飾王國。
精疲力竭的下班後時間、眾人玩樂的週末,妳能犧牲多少?
試想妳是目標成為作曲家的上班族,但每天下班後卻花最多時間處理大小瑣事。
「了解甚麼事情緊急、甚麼事情重要,然後先做重要的事」,這個眾所周知的道理,卻是打敗許多業餘者的大關卡。把緊急放在重要之前的後果,就是永遠沒辦法去做重要的事。要突破這道難關,Cal Newport 建議每天訂個「專心時間」,規定自己不受打擾的做重要的事。從自己沒有壓力的時間開始(如每天 30分鐘),或以作業量計算(如每天寫 8 個小節),然後慢慢增加。持之以恆的力量可以滴水穿石,真正的專業就是這樣累積而來。
「花這麼多時間精力,要是失敗,不就全都白費了?」
「如果發表之後被譙到不行怎麼辦?會不會我根本就不是這塊料?」
轉換跑道時,恐懼是必經過程,自我懷疑、害怕都是自然的,但這不表示你沒有能力。
「經驗法則顯示:越怕就越表示要去做」Pressfield 這樣說。穩定且持續的執行計畫不但可以增加實力,也可以藉慣性增加安全感;另一個方法,就是以兼職的方式先投入 side project,試試看自己是否是一時興起,也透過專案方式了解自己實力。我有個朋友在國外工作的時候,透過研討會認識台灣某產業的重量級前輩 ( 台灣的重量級在國外研討會上比較有時間 )。她發現自己對該產業很有興趣,於是用下班時間無酬幫忙該前輩的組織在海外的事務。一年過後,她不但確認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還得到大前輩的奧援在該產業創業;第一個大案子,當然就是前輩發包的。這是一個從 side project 開始的故事,結果還不錯吧。
演奏家平均練習一曲需要數十年甚至更多,妳拿什麼來撐?
方文山成為專業作詞人前,送過貨、當過維修員、賣過對講機,但他在黑手歲月裡還是花時間上編劇課、寫劇本投稿、埋首研究歌詞並整理出韻腳脈絡。直到現在,他說自己「填詞之前都會上網找一大堆資料才敢下筆」,慢到連周杰倫都忍不住在歌裡寫道「文山啊,等你寫完詞我就出下張專輯了」。這種慢工出細活、不畏失敗的耐心,其實正是轉換跑道的必備武器。
紐約知名的有機冰淇淋店 Je & Jo 創辦人是一對上班族夫妻,某天他們在廚房聊天發現彼此都很想在冰淇淋裡面放餅乾,因此一頭栽入研發冰淇淋。她們去冰淇淋學校(沒錯,真的有這種學校)上課,接著花了三年的下班時間開發屬於自己的冰淇淋口味。期間她們賣家具、裝修地下室、在各園遊會擺攤,最後開了一家頗受歡迎的店。「有志者事竟成」無疑是這個跨行創業故事的最佳註腳。但是在妳的努力開花結果之前(也可能永遠沒有這麼一天),會先遭遇存款不足、三姑六嬸冷言冷語、男女朋友懷疑甚至分手…等難關,你的銀行帳戶和信心可以撐多久?
就算失去樂趣也無所謂嗎?
把興趣當作職業聽起來浪漫,其實必須犧牲某些樂趣:一個喜歡做菜的人,開餐廳之後想的不只是菜色,還有成本、市場需求、管理等;就像蔡依林如果去看 Madonna 演唱會,或許就沒辦法像歌迷一樣享受,而是會邊看邊找自己表演的靈感。
我身邊有兩個都很喜歡看棒球的朋友,選擇不同道路的同時,棒球在他們身命中的角色也截然不同了:朋友 A 還是把看棒球當業餘愛好,自發性的花許多時間看球,結果還出了書;朋友B 辭掉原本工作、從事棒球相關事業,後來語重心長的說看球對他來說再也回不到單純的樂趣了。面對自己最熱愛的事變成賴以維生的職業,得先想想如果興趣經過壓力而產生質變,你是否會後悔失去生活中的快樂。
有了這些評估與準備,如果妳還是想、而且覺得可以把自己的業餘嗜好變成主業,至少不會後悔人生走過這一遭,那就勇往直前的嘗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