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妳的職涯選項,從創造雙贏的交流局面開始-Conversion Lab 共同創辦人 Elsa Ho

征戰過新加坡、日本、上海的 Elsa,分享了她每次到一個新地方如何建立自己人脈地圖的 SOP。包括在外地觀察當地產業趨勢、建立個人人脈資源並增加工作機會。而現在社會其實職涯的機會到處都有,因此在閒聊之餘如果適時地展現自己的能力、主動提及與對方所屬產業的連結、並且問有深度的問題等;都可以利用這些方式讓對方對自己產生印象,而有後續合作的可能,建立一次雙贏的交流。
1 Shares
1
0
0

編按:Elsa 現已人在美國工作。
我們今天邀請到一位大家應該很熟悉的特別來賓 Elsa,她是網站上面非常著名的作家,分享了她在新加坡工作的經驗。她因為工作的關係,已經到很多國家工作過。之前在日本,也去上海出差,在不同國家的文化下的思維、價值觀、教育都有一些深刻的興趣和觀察。今天邀請 Elsa 來跟我們會員分享她在不同國家工作的轉換經驗,特別是在新加坡這一塊。先請 Elsa 跟大家打個招呼!

Hello!大家好,我現在人在新加坡,越洋連線當中。

妳之前說想要離開新加坡是跟產業有關係,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妳看到的狀況是什麼樣子?

其實我最一開始感受到這個產業還沒有完全成熟是我開始工作的第一天,他們交付給我的議題。我算是在設計顧問的產業,這個產業我們可以處理的問題其實有很淺到很深。比如最淺的包含我要做一個看起來很漂亮、很好用的介面,到比如說「樂高」這個公司未來十年應該要做些什麼,有這樣大的差別。
我一開始就覺得為什麼他給我的工作內容都比較像介面優化,或做一個感覺很漂亮的網站,後來我就想這是不是只有我目前這個公司的問題,還是其他公司也是這樣子?我有一些驗證的方法,我找了一些其他類似公司的負責人,問他們都在做什麼類型的專案?以及有時候會收到一些當地的面試機會,也會問這個職缺的工作內容是什麼?或者是參加很多交流活動的時候也會問同行的朋友,他們平常都在做些什麼?
我現在做的工作叫使用者體驗 (user experience),我聽說當地(新加坡)有一家叫「Singtel」,有點類似中華電信的公司,裡面在做 UX 的人其實就是在批准 (approve) 這個設計到底可不可以。這個工作其實就比較沒那麼重要的 (minor)。我想說這麼大的公司裡面的人在做這件事情,把這個東西對照我過去在上海、日本跟台灣做的內容比一比,我就會覺得可能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發達。我事後再回想這件事情,發現我一開始在找新加坡的工作的時候,我上了它幾個找工作的主要網站,但其實都找不太到我這個產業的工作。當時我沒有想太多,本來只想可能就是一個新的產業,所以網站上沒有。但我事後回想起來或許這也是一個徵兆,這個產業在這個國家並沒有那麼成熟。

妳還自己開了另外一個網站叫「 Conversion Lab 」,也是講 UI、UX 這一方面的議題

我自己很常看一些國外的線上資源,看一看就發現在講中文的國家裡面很少有類似的資源。我認識很多設計師朋友,其實他們不是那麼習慣看英文。所以就想希望可以創造一些在這個領域比較有價值的華文內容,就找了一個在上海工作的朋友一起來寫。部落格開張的第二天突然就多出三個人要加入,其中一個還是在瑞典的設計師。大家都有自己平常的工作,但還是找時間來寫。
看得出來妳對妳的產業有非常多的興趣,而且集結很多不同的人力,包括妳剛剛提到,一開始觀察設計產業在新加坡的狀況,妳也是問非常多的人。

我發現妳經常問不同的人問題。妳是怎麼樣用線上、線下的資源去找到妳認為合適的人去詢問,這過程中大概會花上多少時間呢?

因為我每次搬過去一個地方都是完全人生地不熟,所以我好像建了一個 SOP ,到一片空白的地方要怎麼開始建立人際網絡。
這很重要!
我有幾個比較固定會做的事情。第一個是,因為我知道我在這個領域有一些特定的國際組織,比如說 IXDA,它在台灣、美國有,所以我就預測它在新加坡應該也會有,我就直接上網找它的名字,看它的負責人是誰,然後直接去找它的負責人。
第二個是,我有一些比較常使用的平台,像是「meet up」,這網站裡面可以找到很多各式各樣的從很隨性的 (casual) 到比較專業的 (professional) 的聚會都有。
第三個是還滿原始的方式,我會直接搜尋 (google) 比如 user experience Singapore ,或是直接到 facebook 找裡面有沒有相關的社團。像我知道有 UX talk, UX JAPAN ,那我想說可能也會有 UX Singapore ,就直接用這些來找。
從這些方法裡面找到一些活動,參加之後認識一些當地的人,之後再問他們如果我想要參加一些當地跟網路、科技、新創相關的活動,要去哪裡找?後來我就知道新加坡有一個很好用的網站叫「The List」,上面把所有科技業跟設計圈相關的活動都整合在一起,從禮拜一排到禮拜天。花時間的部分好像只有剛來的前一、兩個月比較積極,尤其是第一個月一直在找活動參加。可以撐個三個月吧,三個月之後就比較少花時間找新的。

妳剛剛聽起來交友廣闊,然後很積極的去認識人。可是因為我們認識比較久,我知道妳是一個內向性格的人。在這個方面,我覺得妳應該可以給會員一些不同的意見,比較內向的人 networking 的策略是什麼?妳怎麼去保持這樣的人脈呢?

其實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它是某一個心理測驗裡面會區分的類別。外向性格的人指的是在一群人當中會感覺比較有活力,對內向性格來說在一群人中就會很耗能量。我是比較喜歡一個人的,如果我去 networking 的場合,一大群人圍在一圈講話,我可能就比較安靜。參加這種活動多了之後,我就發現我這樣的傾向,我發現我在一對一的時候可以聊得比較深入,也可以比較容易展現我自己。
那就是為什麼我在剛來到某個國家的時候,我會傾向找單獨的個人出來聊,而不是直接去一大群人的活動。一對一的時候,因為我要聯絡一個完全陌生的人,所以我在寫給他們的訊息 (message) 裡面就會稍微提到一些我過去的經驗。比如對我自己來說可能有比較多不同國家的經驗,我對東亞市場比較暸解,把這個會面 (meeting) 設定成一個情報交流:「喔!我來自台灣,我之前在日本工作,現在是新加坡,還滿好奇新加坡這邊的產業跟日本有什麼不一樣?希望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看法。」所以我是把這個邀約設定成比較像是討論,而不是完全地詢問
我們有分享過滿多類似的經驗。今天想要跟別人交流的時候,創造雙贏的局面其實很重要。
我到現在還沒有遇過拒絕的,大部份的人都會說「好,約個時間聊」,甚至有比較忙的人會派他的秘書來跟我聯絡。比較接近拒絕的可能就是,他沒有要跟我一對一見面,但他說我們有辦這個活動聚會你可以來,所以基本上都還滿正面的。或者是我在聯絡他們的時候,也會試圖找出一些共同點。比如說我之前在某個研討會的時候聽過貴公司的演講,取得一些共同點感覺比較容易接近。

所以妳跟不同人聯絡的時候會花很多時間嗎?

假設我在 Linkedin 找到他們,那就寫 Linkedin 的 inbox message,然後等他們回,所以其實沒有花太多時間。
這是滿好的一個策略,對海外工作的人來說,可以透過這樣的形式直接去認識當地的人,而不是透過同鄉會的介紹或同公司同事的介紹。像 Elsa 這樣直接跟陌生但是跟你是同領域的人,或許這樣情報交流反而大家都可以得到彼此有用的資訊。

妳在文章裡面有稍微透露說,這些聯絡對妳而言不是只帶來情報交流而已,有時候還帶來其他工作機會。我想大家對這方面應該是滿好奇,可不可以說說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我覺得這些被我詢問到的前輩們願意出來,除了交流之外,有一部分也是他們通常都會對潛在的人才有興趣,希望可以聊聊並且保持聯絡,即便他們現在沒有要招募。比如我在新加坡就遇到兩次狀況。有一次我跟一個非常有名國際設計顧問公司的人聊,我在 Linkedin 上找到那個人的時候 ,我本來以為他是做 business development , 後來才發現他其實是亞太地區這間公司人才招募的負責人,就是 IDEO 這間公司。我就一直問他一些關於這個市場、產業,然後 IDEO 在新加坡遇到了什麼狀況這些問題。最後他就說「你來這邊的目的是什麼?」我說「沒有,我只是想要瞭解一下狀況」,我才發現他一直覺得我是要來面試,但故意用一個婉轉的角度切入。我就跟他說我現在沒有要找工作,但如果有的話也 ok. 他們那時候因為沒有開缺,他說之後如果有一些 freelance 的機會可以聯絡我。
另外一個案例是,我找到一間當地算是設計公司的創辦人 (founder),他跟我說他在新加坡最大的問題是適合的人才很難找,聊一聊之後就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他們公司。他們公司在做的事情也不是我目前想做的,所以就暫時婉拒;過了一陣子之後他又來聯絡我說他們現在有一個企劃 (project) 可以讓我 freelance,那時候我剛好也想找一些 freelance 的企劃,所以後來我就得到了這個機會。
就保持跟他們合作的關係。所以我覺得滿有趣的,即使只是情報交流後來變招募。那不一定要去那間公司,因為後面還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反正就是先讓對方知道有這個人才在這裡。
對。而且我覺得如果一開始不是以面試者和求職者這個角度切入的話,比較容易有一個非正式的 (casual) 關係。另外一方面就是在聊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這樣的工作機會,所以我覺得也需要適當的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

這滿重要的。妳會怎麼樣展現,以妳的領域產業來說?

像我的話會講一些我過去做過的企劃 (project) ,比如說我之前比較多跨國的研究,一般來說比較少有人大量的做這樣類型的事情,所以我就會稍微講一下我之前在五個國家做使用者的研究等等。

我覺得還滿有趣的,Elsa 先提說你不要一直想成是面試的狀況,大家可以用閒聊的方式,自己就開發出其他合作的可能。可是除此之外,還是要讓對方知道說你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才。在這個展現能力的過程中,透過不同的方式讓對方知道,可能後面對得到不一樣的效果,是嗎?

對。我再補充一下,我後來想到一個展現能力的方法,我覺得問對的問題跟有深度的問題也滿重要的。如果我們把人找出來,問一些比較粗淺或基本的問題,可能對方不會太印象深刻。但如果你問到一個讓他覺得「噢,對!我之前怎麼沒有想過!」的話,他會對你的印象會比較提升一些。

妳剛剛提到問對的問題、問深度的問題。妳覺得這個有用,是因為妳有過什麼樣的經驗嗎?還是妳當下看到對方的反應就知道我問了一個好問題?

我在見他們之前,我都會先想好我要問的問題。我會想說這問題問出來到底會不會顯得我很笨,或是說可不可以讓我感覺比較聰明?當他們被問到一個覺得是好問題的時候,我覺得他們會稍微停頓,然後開始思考,這時候我就覺得我應該是問到對的問題了。問完之後再表達一些對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可以繼續衍生出一些其他的討論。

Elsa 對於各種可能性都保持開放的態度。所以不只是妳自己會跑去問別人,妳這麼豐富的經驗一定也非常多人會問妳跟求職有關的問題,包括去日本、上海、新加坡。妳自己在這方面的交流我相信數量應該滿多的,妳會用什麼樣的態度去保持這樣的互動呢?

我一直都覺得因為我也受了很多人的幫助,所以有機會的話,我也希望可以去幫助更多的人。所以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幾乎都是會花時間去回答他們。我最常遇到跟我之前公司有關的問題,包含公司文化、面試狀況等等;再來比如說在新加坡怎麼找工作、在日本工作怎麼樣,或者我這個產業在亞洲的狀況等等。大家都還滿有禮貌,就會說沒關係我用臉書打字問一問就好,可是我覺得還是用講的比較方便,也比較清楚,就直接跟他們約 Skype. 包含我自己要問別人,我也會覺得還要另外跟你約 Skype 時間很不好意思,因為你還要空出時間來。
但其實如果是以被問的角度來講,用講的一定是比用打的方便。有些可能就聊過一次就沒有再往來,但有時候比如說之前有一個人問我我以前公司的面試狀況,後來他來新加坡玩,就說請我吃飯、大家聊個天,就像是交一個朋友。也有遇到後來發現新加坡有一些 freelancer 工作機會就轉寄 (refer) 給我。所以我覺得也是一個雙贏的交流。
Elsa 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那個雙贏的局面是很重要的,而且其實雙方的角色有時候都是互換的,有時候聊天突然變招募,有時候問求職最後大家會交朋友。對方到新的公司或許對現在的你也可以有不一樣的幫助。所以 Elsa 剛剛分享了一些不同的策略,大家可以稍微參考一下。像你如果是內向性格,你怎麼樣去用不同 networking 的策略去認識新的人,然後你到新的環境的時候你可以有一套自己的 SOP。Elsa 就分享了她的,那你可以參考看看,或許你可以再衍生出一套你自己的。最後是我覺得 Elsa 提到 networking的時候認識不同對象,包括你怎樣去觀察妳的產業,去了解妳的產業在不同國家發展的情形等等,這個都是她透過自己的方式去問出來的。大家在建立自己的產業觀的時候,也可以像 Elsa 一樣用這樣的方式去構築自己的產業解釋觀,之後在規劃個人職涯的時候就會有更清楚的藍圖。今天非常謝謝 Elsa!
謝謝!

1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