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物流 + 智慧科技 – 倉庫工作不是搬貨,而是高科技公司員工

延續供應鏈專題的內容,在供應鏈內,改變最大的就屬倉儲物流了!現在有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倉儲管理的重要性,前仆後繼地想優化倉儲設備,進而形成智慧倉儲。在這樣的改變下,倉儲物流業需要越來越多不同領域的人才進入。它不在只是儲存商品的地方,也是優秀人才的大本營。而面對倉儲物流的挑戰,人才又該怎麼準備自己呢?
142 Shares
142
0
0

在一個幾千坪的倉庫裡,高聳貨架上的商品整齊排列著,好幾台機器人在走道間忙碌地搬運貨品。在倉庫的盡頭,有幾位員工在工作台旁,掃描機器人送來的貨品,讓系統紀錄每個類別的出貨商品;如果需要補貨,系統就會即時通知員工,甚至直接叫貨。登記完畢就送去機台包裝,最後進入貨車後車廂。
這樣的倉庫,妳想像得到嗎?倉儲是已經存在已久的行業,人們以往對於倉儲的認知總停留在髒亂、黑暗、勞力密集。直到現在,因為電子商務興起和消費者的需求改變,企業才開始正視倉儲轉型。上述的智慧倉儲在我們生活中其實越來越普遍了。
電子商務風行的時代下,消費者期望收到貨品的時間縮短。48 小時或當天到貨服務都備受消費者青睞,甚至是下訂單的考量之一。因此,為了提高競爭力,企業需要租用更多的大型倉儲和配銷中心存放商品,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商品送達消費者手中(Logistics Management)。但是,不只是增加倉庫數量,企業也針對倉儲內部導入智慧系統和科技。因應這樣的趨勢,除了搬運或包裝人員,倉儲物流業更是不同領域人才的匯集地,充滿各式各樣的機會!

在倉庫工作,不是搬貨黑手,而是高科技公司員工

在供應鏈產業的文章中,我們提到因為智慧化科技的影響,傳統供應鏈服務有了改變。而在供應鏈內,以往不被重視的「倉儲管理」逐漸成為企業著手整治的重點項目,企圖升級為智慧倉儲。Motorola Solutions 在 2013 年的調查報告就指出,66% 的受訪企業都計畫擴大在倉儲方面的技術投資。
就以我們最熟悉的 Amazon 來說吧。Amazon 在各地的物流中心引進 Kiva 機器人搬貨,相較於以前得依靠人力在偌大的倉庫裡奔波取貨,Kiva 機器人的速度快了 2 – 3 倍,也不會拿錯貨品。想當然爾,Kiva 機器人成功地讓營運成本減少了 20%,並大大地降低了延誤送貨的機率。除了 Kiva 機器人,智慧倉儲硬體的應用還包含語音和 RFID 導引的揀貨系統,能幫助員工準確地到對的貨架取貨。硬體之外,軟體為倉儲帶來的改變更加深遠。
為了有效管理倉儲進出貨、庫存等等,各式各樣的系統應運而生。舉例來說,最常聽到的 WMS 系統就掌管貨品出入庫和庫存盤點等等資訊、許多企業砸下大筆資金建立 ACS 系統試著讓整個貨品流動過程更加順暢自動化,還有前篇文章提及的 ERP 系統,太多系統族繁不及備載。當這些系統融合起來,倉儲不在只是被孤立的一個環節,而是成為了這些資訊的重要核心。
從上述巨大的轉變可以看得出來,倉儲物流業日新月異,漸漸地擺脫落後的負面形象。那麼對於身為貿易大國的台灣而言,倉儲這樣重要的基礎設施發展得如何?

急起直追的台灣倉儲物流業,正在轉換劣勢通力合作

過去台灣因為缺乏對倉庫重要性的認知,許多倉庫都不合法。惡劣的環境不但損壞貨品品質,也使倉儲人員工作品質低落。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狀況正在改善中。智慧倉儲提供智能系統、設備安全、設計創新的倉儲建築,打破大眾對於倉庫陰暗、潮濕的鐵皮空間、商品未能妥善保存的負面觀感。像是 BenQ 去年在 Computex 展示的智慧工廠中,就秀出了智慧倉儲 WMS 系統,也有無人搬運車 AGV(報導)。
除了智慧倉儲,根據永聯物流開發 2015 年的物流產業報告,「產業專倉」,顧名思義就是依商品特性量身訂製的專業倉儲空間,將成為台灣倉儲物流業的發展重點。例如紅酒倉、精品倉、醫療物流及冷鏈物流等等專倉。畢竟,在電子商務的世界裡,什麼東西都可以網購,連生鮮蔬果也不例外。因此,為了配合不同商品的特性、存放條件,甚至是進出貨模式,專倉搭配專業物流的服務應運而生。許多針對生鮮蔬果的低溫倉儲就配置了多溫層冷藏、急速冷凍等等設備,並搭配全程恆溫的冷鏈運輸與宅配服務。前陣子被商業週刊報導的永聯物流開發的紅酒專倉也是其中一個案例。
另外一個有趣的趨勢是,在遍地都是機會的倉儲物流業裡,互助合作反而比競爭更能帶來效益。永聯物流開發的副總經理 Marisa(Marisa 的語音專訪將後續推出)就表示,不同於其他行業,倉儲物流業其實需要互相合作的聯盟關係。透過優化流程、整合倉儲空間及共配車隊等等共享資源,才能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有效精簡倉儲物流成本。
講了一大堆,不論是國內外,倉儲物流業儼然是個新穎而且正在起飛的產業,倉儲物流業對於人才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樣了。

倉儲物流業不只是商品、資訊的匯集處,也是各個領域人才的大本營。

因為智慧倉庫和專倉這些趨勢的帶動,不論是設計倉庫動線、商品存放環境、自動化設備工程、系統平台整合,這些都需要擁有資工、資管、建築設計與工程等等背景的人才。既然任何領域的人才都可以進入,那有什麼「必勝」的條件嗎?

倉儲物流的未來人才:往內把握專業,往外拓展其他知識

除了把握自己原先的專業,思考自己的專長和倉儲物流的連結之外,人才更要跳出舒適圈,學習新事物、放眼觀察不同的產業。
1. 不要害怕重新學習新科技:UNEX(揀貨相關設施製造商)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內文提到在倉儲內的新系統或是設備越來越多,人才要能快速地學會新的科技產品,同時保持高度靈敏。科技畢竟是用來輔助人的,當妳學會一種,就像在寫程式一樣,會越多種語言,經驗值越高!
2. 多看看不一樣的產業:Marisa 建議產業分析是很重要的能力。倉儲就是要存放貨品的地方,所以了解客戶的商品屬性和市場通路,能協助客戶管理庫存品質並提高物流效率絕對是有益無害。
3.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無法被科技取代的:供應鏈管理的維繫還是需要依靠人之間的溝通。好的溝通能力可以幫助妳了解供應商、客戶的需求,維持長期合作。
4. 經驗帶領妳挖掘問題:目前台灣中階倉儲管理人才大多缺少實務的物流服務整合經驗,而全球的供應鏈管理人才更是少,所以能透徹地了解倉儲運作的細節,從中發掘和優化作業流程會是優勢。而透過證照考取以及累積基層的實務經驗,都是人才可以先著手的地方。
髒亂、黑暗不再是倉儲物流的代名詞,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新科技。改頭換面的倉儲物流業隱藏了許多的新機會和挑戰,敞開大門歡迎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進入。妳,準備好了嗎?
 
本篇文章感謝 Stacy、Marisa 的建議和審稿。
 

【供應鏈專題】系列文章及語音

1. 企業最強大的後盾 – 數位時代下供應鏈職缺 
2. 【語音專訪供應鏈管理】她,計畫跟確保你訂的科技產品準時送到- Fortune 500 科技公司歐洲總部 supply planner Lacy
3. 【語音專訪供應鏈管理】採購,那些買東西的大學問 – Amazon Lab126 加州矽谷 Claire Tseng

142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