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an In 挺身而進》找人生的迷宮出口

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經歷彷彿闖入了一個大迷宮的時刻。在這樣的時刻,除了一個溫暖的擁抱之外,同在迷宮中的其他人的心路歷程常可以降低我不安的情緒、提供我不同的思考觀點。對我而言,Facebook 營運長Sandberg 所撰寫的《挺身而進》一書,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2 Shares
2
0
0

每個人的人生可能都會有這麼一段時期…
彷彿闖入了一個大迷宮。在這個迷宮中,你躊躇不前,因為不知道哪條路是通往出口的道路;你心煩意亂,因為別人看似踩著堅定的步伐,頭也不回地前進,只有自己是如此的無助。
在這樣的時刻,除了一個溫暖的擁抱之外,同在迷宮中的其他人的心路歷程常可以降低我不安的情緒、提供我不同的思考觀點。對我而言,Facebook 營運長Sandberg 所撰寫的《挺身而進》一書,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人生的抉擇

我屬於 Sandberg 書中所提及的有選擇的人,相較於不得不留在家庭之中或不得不進入職場的女性,我的煩惱顯然很奢侈。花了好多時間終於拿到了學位後,專業生涯剛起步,正當該努力衝刺以求得穩定且較具發展性的職務時,卻又尷尬地面臨成為高齡產婦的可能性。
身邊已經成為媽媽的朋友們要我趕快生小孩才不會後悔,但現實告訴我要趕快累積成果才有利求職,而被這兩股力量拉扯著的我一直不知該如何是好。也因此,在閱讀《挺身而進》時,讓我最留心的部份便是 Sandberg 如何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的經驗與心情。

難解的習題

在書中,Sandberg 充分理解當代女性所面臨的難題—-兼顧事業與家庭,同時也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的盲點—-在還沒面臨抉擇的時間點時就放棄事業,以及想要兼顧兩者的完美主義。Sandberg 觀察到許多有選擇、高學歷的女性,反而更傾向放棄事業、回歸家庭,甚至還在計畫生育時就將之納入考量而左右職業生涯的規畫。
對於這樣的現象,她試圖提出幾個觀點來說服讀者不要太早就踩剎車。譬如:

生小孩前是接受新工作的好時機,因為如果工作讓人有成就感,生完小孩後會更期待回到職場;

懷孕可能反而讓女性在工作上更專注;

應該拿托育支出和未來的薪資相比,而不是和現在的薪資相比後,最後因薪資無法負擔托育費用而決定退出職場。

另一方面,她指出已經有了家庭的職業女性常有想要兼顧一切的崇高目標,但我們並非神力女超人,心力皆有其極限,因此必須有所取捨,把精神投注於較重要的事情上,不要過於要求完美而徒增自己的壓力,因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成功女性的掙扎時刻

從某個角度看來,Sandberg 的經驗分享與建議特別讓人聽得進去,除了因為職業女性一向欠缺成功的女性楷模作為生涯規畫的參考之外,我們會發現,像她這樣聰慧又有能力的女性也和我們一樣,面對兼顧家庭與事業的難處時,內心有數不清的掙扎……她是和我們同一國的,而不是以全然投入事業的成功女性的身分來對我們說教。
不過,Sandberg 的遭遇與所提出的部分想法,或許並不適合套用在還在努力出頭天的職場女性身上,因為她書中提到的特別待遇是來自於已經被認可的能力。譬如,在她想懷第二胎時,因為害怕無法兼顧懷孕和新工作而想放棄加入LinkedIn的機會,對方對此表現出願意在她懷孕時給予額外支持的友善態度,但如果是在一般職業女性身上,常是害怕懷孕而阻礙獲得新工作的機會
雖然如此,Sandberg 的看法反而可以提供位居高位者一些不同的思考:如果想要幫助女性出頭天,把有潛力的女性留在職場上而非把她推回家庭之中,適時提供支持與協助來減少女性在面對生涯抉擇時的不安,降低女性兼顧工作與家庭責任時所付出高昂的代價,將有可能讓更多優秀的女性一展長才。
「如果你毫無畏懼,你會怎麼做?」。
在閱讀完《挺身而進》之後,雖然我還是不能馬上決定要生或不生小孩,但 Sandberg 這則溫柔又有力的提問,點醒了仍在選擇女性的矛盾之處:

 如果我比別人多了條路可以走,那麼為何我要害怕在事業這條路上受阻?

 

自己就是敵人

或許如她所言,最大的障礙可能來自於我們的內心擔憂。
那麼,我們要怎麼不再擔憂?我想可以將注意力從擔憂的事物,轉移至可能可以改變情勢的實際作為上。
如此一來,對女性不利的職場環境將有機會逐漸被改善(即使速度是緩慢的,但總比不改變來得好),再者,在實際作為的同時會因無暇反芻那些讓我們焦慮的事物而忘卻煩惱。
在實際作為方面,要求女性違背本性、展現和男性相同的行事風格,未免強人所難,但以女性性格的特色為出發點則是一個可行的方向,而 Sandberg 提出的「女生幫助女生」就是以此為基礎的策略。女性重視人際和諧的本性讓我們不欲與人競爭,當一位女性為自己爭取權益時,常會因性別偏見而為自己帶來負面的評價,但若是女性為別人爭取權益時,就不會顯得那麼自私自利。
這樣的現象,由女性互助爭取權益的方式來解套是一個雙贏的策略—-我們可以在不會背負面評價的情況下,得到我們想要的權益。此外,心理學研究曾發現,當女性認為自己是為了團隊而努力時,會比為自己努力時更願意表達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創意想法(註),我相信當女性相互扶持時,我們會更勇敢、更有力量,去改變、去得到那些我們所珍視的事物。

註:Walton, A. P., & Kemmelmeier, M. (2012). Creativity in its social context: The interplay of organizational norms, situational threat, and gender.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4(2-3), 208-219.

 

2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