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最近一次你是怎麼跟別人介紹你自己的嗎?如果狀況換成面試一份新工作,或是工作上有機會認識其他人,你想讓人認識的自己,是可以光靠講某一份工作的頭銜真實反映的嗎?小時候被問長大後想做什麼,長大後的你真的很確定現在是你要的嗎? 在網路產業,我們會在推出產品前,會花時間 prototype 新產品來測試,那麼職涯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做?
如果你的想法不僅於此,那麼你很可能是新世代人才中的 Slash。
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新世代人才:Slash
Slash 這個名詞是指符號「/」(斜槓),現在也成為了「多重身分者」的代名詞。起初在 Twitter 等社交媒體的自我介紹欄位出現用 slash 符號來區分職業和興趣嗜好,讓人可以快速地認識自己。另一方面,這群對網路社交媒體相當習以為常的族群就是 Millennials(新世代),以年紀來說,可以簡單區分為 1977 年至 2000 年出身的世代;以價值觀來定義會更確實,這是一群重視創意、關係、成就感、目標導向、自我實現的族群。
Slash 的意義不僅是簡單的標點符號,這是身為這個世代的我們表達多元自我定位的一種方式。
更有趣的事情是,除了在社交媒體的呈現,實際上新世代人才也正用 Slash 的思維方式在規劃自己的不同職業。沒錯,這一群人的工作可能不止一份。
我們先從人才的角度出發去談,在這篇討論 Millennials Personal Brands 的文章中提到:對於世代人才而言,「職業」這件事是相當個人化且具主動性的,同時「知識和技能」是就業流動性的來源,而非被組織化的。一個人可以開放性的分享、運用他所具備的知識在他的社交範圍間流動著,網路社群的條件下更是破除了諸多時空限制。
若讓我換個說法形容 Slash 思維:我們更像是用經營個人品牌的方式在規劃個人職涯。
身為自己的品牌專案經理,我們透由定義自己的身份定位,也仔細選擇公司組織和經驗,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自我。
在過去而言,一個人擁有其他份工作,聽起來可能會被質疑忠誠度與專業性,但正因為經濟社會的條件已經改變,知識的價值被重視,身為知識的載體 – 人,因此有了更多選擇。而在這一點上,公司要找新世代人才就必須理解與適應這個想法,試圖把他們導向過去的工作模式反而會流失這群人才。
公司為什麼更應該僱用 Slash?
當我們對 Slash 多重身份的現象有更一致也更清楚的的定義後,你可能隱約發掘自己也有這個特性,相對的,公司也要了解到新世代人才 Slash 的特質,我們才能在個人與公司的期待之間找到交集。
Forbes 的這篇文章列出了幾項公司應該僱用 Slash 的原因:
1. 積極且主動
假設你的員工有另一份自己的事業,那麼他下班後很可能忙著充實自己的另一部分,而不是呈現無所事事的狀態,如果你想找一個主動積極的人,應該僱用 Slash。
2.多樣化的技能
當我們說一個人懂得換位思考,英文上比喻 “Someone can wear many hats.”,一個懂得換位思考、身兼不同技能,並在不同身份間平衡轉換的 Slash,絕對是公司資產。
3.創造性地實現自己
「真想離開這個鬼地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抱怨雖然可以理解,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為自己做出改變的行動力,反過來說,能夠在不同面向滿足自己階段性理想與興趣的 Slash,他們對生活的滿足程度會更高,而比起滿腹哀怨的員工,能夠因為有創造性地實現自我而感到快樂的員工,不正是我們都想要的嗎?
被期待只有一個答案的問題:「你長大後要做什麼?」
很多時候,新名詞的產生只是為了給某一現象一個定義,真正重要的還是現象本身的意義,我在 Millennials 和 Slash 等解釋現在人才趨勢的名詞身後,看見的反而是自我了解的重要性。
並不是在認識 Slash 這個表達方式後你才開始有很多元的興趣,也並不是在 Millennial 的框架下你就應該有一份以上的工作。
而是在不同背景下的眼光讓人們對擁有這樣天性的人才,有了不同的看法。我們若回朔到文藝復興時期,當時大家認為精通多種領域才是理想的狀態,但現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給了自己諸多限制,試圖找到唯一的正確答案。
事實上,你有很多種可能性,人生也有很多正確答案。
職涯諮詢師 Emilie Wapnick 的這則 Ted 演講,以身為「多向潛能者 (Multipotentialite)」的角度,歸納了三項優勢:
- 有創新能力:擁有兩個或以上的領域背景,創新就在領域的交會之處產生。
- 不怕當初學者:因為興趣多元涉獵,其實這群人相當習慣當初學者、踏出舒適圈,他們比較不怕嘗試新東西,但很少是由零開始學習,因為許多技能都是可以在不同領域之間轉換的。
- 適應能力強:他們能將自己轉化為順應當下需要的能力,以應付各種狀況,根據客戶的需求,扮演多種角色。
她舉例,飾品公司 Meshu 創辦人 Rachel Binx 和 Sha Hwang 從他們共同的興趣 – 包含製圖、資料視覺化、 旅遊、數學和設計中取得靈感,Meshu 是一間以地理位置為靈感製作飾品的公司,每件飾品都是獨一無二,以不同地理位置連線而創造的形狀。兩位創辦人將他們的經驗匯集而成,想出這個獨特的創作。另外的例子還有,提琴家兼精神治療師;或是曾經的財務規劃師,成為作家後,運用規劃師的能力自行寫提案給編輯。
這些人都不是將自己多元的興趣視為阻礙,或試圖在之中選擇一個、放棄其他的,他們了解自己,也懂得利用自己的不同領域、學習能力、適應力,去成就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運用設計師的思考方式
我在幾堂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課程裡接觸到 Prototype(原型方法),這是在 1980 年代興起的軟體發展模式,主要是在產品設計的初期,就用簡易的產品原型對使用者進行測試,模擬各種功能與互動,目的是得到體驗後的回饋,以儘早發現問題並修正,朝對的方向持續使產品更好。
這種方法有幾個好處,除了最明顯節省時間成本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情況,使用者並不清楚他自己要的是什麼。
在非設計領域的背景之下,當我理解 Prototype 這個步驟在一連串設計思維裡所代表的實驗性質時,我對這個「在初期便將使用者回饋拉近討論過程裡」的方法感到很興奮。
在這篇文章裡運用這個思維,我想到兩個提問:
- 如果你是人生的使用者,你一直都很確定你要的是什麼嗎?
- 比起到最後發現你根本不喜歡這項陪了你大半輩子的產品(職業/興趣),在初期便投入進行各種嘗試,是否更積極、也更有機會增加人生的可能性?
在心態上更重要的轉變是:把失敗視為過程的一部份,破除人生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凡事都要一步到位的莫名壓力。
而你是否發現了,採取的這個積極行動在執行人生的,就是新世代的 Slash 族群,不論是否有意為之,或是在選擇與岔路之間猶豫,但正因為開始嘗試了,我們才對自己的生活以及職涯規劃有所回應,這種回應最終會使你對自己人生的軌跡有更正向的滿足感,畢竟沒有人可以只靠想像就走進一個完美的人生劇本。
而在職涯規劃上,也確實有實際方法可行。在史丹佛大學開設最紅的《設計人生》(Designing Your Life)課程的是兩位曾在矽谷打拼的教授 Bill Burnett 和 Dave Evans,他們在紐約時報的報導中也建議「如果你在考慮轉職,可以去拜訪某些正在做你想做的工作的人,更好的辦法是要求跟他們一天,或者週末去實際做這項工作。如果感覺很好,那就繼續向前一步;如果感覺不好,那就忘了這回事吧。」
甚至英國政府也鼓勵企業施行 Work Trial,可以透過短期合作嘗試找到更適合的職缺人選,求職者也能夠有機會實際一探自己與工作的配適度。
擁抱自己和社會的多樣性,我們可以解決過去所不能解的問題
學生時期我們可以同時喜歡英文、藝術、寫作,同時還參加社團、練某項新的嗜好,而現在的你有可能卡在某一份工作或岔路之間動彈不得或百般聊賴,卻覺得自己必須要現在、立即作出正確無誤的選擇,甚至不讓自己花時間投入其他興趣之中。
然而,追求你感興趣的東西並不會是浪費時間,其價值並不是以表面的結果去論定,透過個人的自我追求,你可能會用你之前想像不到的方式將那些知識應用到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世界經濟正在以快速且不可預測的方式變遷,世界上有很多複雜的難題,我們需要更有創造力、具備多元領域背景、敢嘗試更不怕失敗、更積極面對難題,並有能力以不同方式來回應世界的人才去投身其中。各個領域已不乏專家去鑽研和執行想法,然而一個好的團隊更需要 Slash 這樣的綜合領域型的人才,將其專案經理自己人生的視野和方法帶入團隊合作中。
何況這件事小至個人,其實也就是一份持續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的功課,我們都應該針對自己的天性,好好設計並實踐自己的生活和職涯。
我相信你的下一步會走得更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