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Holly Lay

如何做出艱困的決定?你需要一把自己的量尺

在這個時代,我們比過去的人們有更多資訊以及選擇。但是比起上一輩的人們,我們更常感到焦慮、舉棋不定。好像隨著年歲增長,決定只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決定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大,那是因為我們從脫離學生身份以來,自己也跟著肩負了越來越多的責任。當一個決定影響的不只是自己一個人,而是兩個人或兩大一小,這個決定看起來就變得更加龐大。
1 Shares
1
0
0

尾牙後,有的人展望新年度的目標,有的人默默考慮另尋東家,希望能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很多人都希望改變,變得更好。你是否也正面臨著該不該改變的重大抉擇呢?
讓我先告訴你一個故事。
我的博士班同學-賈斯丁,一個澳洲來的大男生,在博一那年創業。他的博士研究和他的公司息息相關,都是專注於如何透過網路讓資訊信息傳播到更廣泛的群眾,讓學術更靠近普羅大眾、讓弱勢族群透過網路得到更多關注。
然後在博二那年,他突然告訴我,「我不幹了」。
對於許多博士生而言,休學、放棄博士學位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決定。許多人會說,「你都走到一半了,就繼續咬緊牙關走到底吧」、「有多少人想唸博士班沒辦法念,你不要浪費這個機會」、或是「你這樣子半途而廢,難道不怕讓你的指導老師(爸爸媽媽、另一半、全家族、或是整個社會)失望」。因此賈斯丁面對的煎熬我完全可以理解。
當然有些博士生在堅持後,順利畢業,拿到那一張寶貴的學位證書。但是也有不少人選擇那一條看起來不起眼的道路,走出他們自己的康莊大道。

被迫作出重大抉擇的場景,在每個人生階段都出現過,只是情境不同

在這個時代,我們比過去的人們有更多資訊以及選擇。但是比起上一輩的人們,我們更常感到焦慮、舉棋不定。好像隨著年歲增長,決定只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
決定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大,那是因為我們從脫離學生身份以來,自己也跟著肩負了越來越多的責任。當一個決定影響的不只是自己一個人,而是兩個人或兩大一小,這個決定看起來就變得更加龐大。
我很喜歡服裝設計,可是我現在的工作也不錯。真的要放棄現在的穩定工作,然後毅然決然出國唸書嗎?

我已經在律師高考落榜兩次了,明年還要捲土重來嗎?我該不該找一個新的方向努力(可是我真的很希望能夠像喬治克魯尼的太太一樣當個優秀的律師啊)?

我先生在別的城市找到新工作了,我和小孩該跟著去嗎?我們好不容易住在這麼好的學區,還是為了小孩留下來吧…可是一想到不知道要分隔兩地多久,我之後會不會後悔?

“It is best to confront big decisions, not duck them” 面對艱鉅的決定,最好是面對它,而不是躲避它。我總是把這句話寫在手帳的第一頁。在面臨抉擇時,提醒自己不要因為害怕,反而沒有任何決定。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是自己的恐懼。

恐懼一:沒有錯失的良機,只有沒做的決定

我一個很好的朋友 S 在服務業耕耘多年,但總覺得「人生好像少了什麼」。我和她討論了幾個月,思考該如何脫離現狀、轉換跑道。但後來我發現她最大的問題在於「害怕」。她擔心到了新的領域發現適應不良、自己能力不夠、或是她最根本的恐懼就像她說的,「我總覺得脫離不了現狀」。
三個月後,S 終於鼓起勇氣向一家小型代理商投了履歷,應徵貿易助理的工作,結果得到的回覆是:「我們真的很喜歡妳的經驗和專長,如果妳在一個月前應徵這個工作,我們絕對會邀請妳來面試。很可惜,由於這是個急缺,我們已經找到了新的工作夥伴。」。
雖然不能確定她的能力是否足夠,不過對方的回覆很清楚地告訴她,「妳來晚了」。如果她早一點鼓起勇氣決定踏出去,至少她可以得到一個機會, 知道自己到底夠不夠格。
就如《最好的決定就是做出決定:從老鼠身上學到的人生智慧》一書中所說的,沒有錯失的良機,只有沒做的決定,人們總是想在最好的時機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但是卻往往因為得失心而讓自己猶豫不決,到最後錯過了能下決定的機會之窗,反而讓自己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果你寧願錯過選擇的機會,也許你連決定權都不值得擁有。

恐懼二:沒有最完美的選項,只有不會後悔的決定

另外一個恐懼的源頭,來自於我們害怕做出的決定可能是錯誤的。身為一個理性的知識份子,我們應當有能力在最好的時機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不過這樣的思考模式,事實上會侷限我們做決定的能力,甚至因為害怕犯錯,而帶來更多的恐懼。其實我們不可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我們最多能要求自己,做出最不後悔的決定。
對於失敗的恐懼,最簡單的例子,就像是我們剛開始練習說外語時,總是害怕自己文法錯誤、用字幼稚,導致我們總在心裡想了三遍後才吐出破碎的句子。然後過了數年後才驚覺,當初不應該因為害怕而放棄練習表達能力的機會,於是又過了數年的時間才找到讓自己進步的方法。

不要被社會價值牽著走

使用成功或失敗的二元方法來評斷每一個下的決定並不恰當,因為每一個決定並無法完全放在一樣的基準上比較。就如你不能用二分法比較「當一個刺青藝術家」和「成為一個會計師」這兩個不同職涯選項。
我十分喜歡美國哲學教授 Ruth Chang 在 TED 的分享,「How to make hard choices」,還有今年她在紐約時報所寫的 Revolving to create a new you。在她成為哲學系教授以前,她擁有哈佛大學的法律學位並正式進入法界。不過,就在執業後她旋即發現自己不喜歡當律師,於是放下人人稱羨的工作到英國牛津大學轉攻哲學。今天,她在美國 Rutgers 大學擔任哲學教授。
對於 Ruth 來說,面對眼前的選項,人們不必然能比較出孰優孰劣。當面臨抉擇時,很難用測量長度的方式來找出哪一個才是正確的決定、或單純用二分法來找出哪一個可以帶來最大利益。但是這些選項是可以 on a par(相提並論)的。他們就像是在同一個花園中互相爭奇鬥豔的花朵,沒有哪一種花可以被稱為最美的花朵,但是它們各自有自己不一樣的風景。
我們之所以會認為一定有一個選擇是比其他選項都好,那是因為我們總用社會告訴我們的量尺來衡量它們。以我的同學賈斯丁為例,也許有一個聲音告訴他專心創業,因為把公司經營好,帶來利潤才是最實際的,他未來想念幾個博士就念幾個博士。而另一個聲音會說,賈斯丁還是念完博士比較重要,至少如果公司不成功他可以當教授,而且博士的身分能夠提升他的社會地位。
這些聲音都代表著不同價值觀的量尺,但是它們並不是賈斯丁這個人的量尺,因為它們並不是依照賈斯丁的信念、人生目標而量身打造的量尺。Ruth 說

妳不應該向外求衡量選項的量尺,而是把每一個選項都放在客觀而又獨立的基準點分析時,打造自己的量尺,找到妳願意堅持、追求、捍衛的價值。唯有找到一個能讓自己真心承諾的目標,妳才能作下最不後悔的決定,並發揮它的最大價值。

就像 Ruth 當初作出放棄律師事業的決定,今天她是一個啟發許多學生的哲學教授。

如何打造自己的量尺- I will what I want

I will what I want 其實是美國運動品牌 Under Armour的響亮口號:「你將成就你想望的」。這句口號絕妙之處在於它將 will 在此用作動詞,藉此強調我將運用意志的力量來實現我所想要的目標。而我也想借用這句話,討論如何打造一把專屬於自己的量尺。
在面臨作抉擇的時刻,許多人會將每個選項的優劣點列成一張 pros and cons 比較列表。對此, Ruth 指出如果只依照這樣的比較列表來做決定,並不能真正反映最適合妳的選項,甚至可能因為還有很多妳沒有辦法控制的變因,讓妳看不到眼前選項所帶來的所有優劣點。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不可能無所不知。尤其是當一個決定的影響層面牽涉到另一個人(比如孩子),我們很難找到一個能夠令所有人滿意、對所有人都好的選項。
但是回到本質,找到妳的 will ,想像妳想要、妳能夠成為怎樣的人,才能夠找到量尺的標準。回到賈斯丁的例子,他在考慮是否要退學時,讓他下定決心的最大動力是他看見自己的個性本質。他看見自己喜歡冒險的本性、還有想要與世界分享知識的熱情;然而,在學術界裡,尤其是在博士生的階段,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在自己的研究室裡琢磨出一篇又一篇的論文,以期可以在知名期刊發表,拉高自己的學術成就。但是這些期刊往往不是一般人會主動閱讀的刊物,甚至需要高額的訂閱費用。
對賈斯丁來說,他喜歡分享、需要創新背後帶來的破壞力給予他動力,這就是他自己的量尺。透過這把量尺,他發現自己更適合專注為了理想而創造的社群媒體 Ideapod。他的故事今年初在 Inc.com 得到很大的迴響。在他的文章 Why I Left my PhD to Start My Own Business 裡頭,他訴說當初作出放棄博士學位的決定是多麼艱鉅、甚至令人畏懼。但是,這個決定同時也給予他更大的力量,全心全意投入心裡最重要的夢想:

Quitting my PhD to work on Ideapod has unlocked my potential in a way that doctoral researched was never able to do. It has been a journey of highs and lows, but I feel incredibly fulfilled, alive, and in flow with everything I’m doing.

唯有做出自己最不後悔的決定,我們才能實現每一個決定的最大價值,成就自己。

假如在做出決定之後才發現自己後悔了,該怎麼辦?

假設妳為了實現服裝設計師的夢想而辭去工作,卻在不久後感到懊悔,首先問問自己,為什麼這個後悔的感覺會出現?是因為失去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那麼妳的量尺本來就應該強調安全感的重要,但是妳卻在當時試圖說服自己成為一個不適合本身個性的角色。妳領悟到自己原來不適合冒險、轉業;另一個可能性是,妳更了解自己了。在實際嘗試服裝設計後,妳發現自己更喜歡行銷。妳喜歡幫朋友搭配適合她們的服裝,但其實妳的設計天份和原創性都不足以成為一個設計師。那麼妳可以考慮給自己一個新的抉擇,來轉換跑道,並且讓這個選擇更貼近自己的量尺,更貼近妳的本質。
就像是樹狀圖一樣,在每一個做決定的人生場景中,每一個選項指向的路都是不同的人生轉折。但是,沒有一個通用的量尺可以告訴我們什麼結果才是最好的而其他都是不好的。 我們多少都會對於別人所擁有的感到羨慕,但是我們不需要成為第二個張忠謀或第二個 Steve Jobs 才能得到快樂。
在一篇芝加哥論壇報的專訪中,Ruth 告訴那些正在面臨重大抉擇的人們:

You have to evaluate the options and decide which you can most accept. When you identify what you can be for, the final step is to commit. You have to throw yourself behind that option and let it become part of who you are.

You Will What You Want

每一個決定的背後其實都乘載著一個任務,也就是妳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妳所追求的生命意義是什麼、妳的核心價值在哪裡…這些重要的任務,將隨著每一個決定接著每一個決定之後,勾勒出妳人生道路的軌跡以及方向。而這也是每一篇 CAREhER 人物嬌點所致力於傳達的信念。
還記得那篇關於前英國首相 Cherie Blair 的文章嗎?她說,不要因為前方沒有太多成功前例而讓妳失去信心。想像在未來妳想要成為的樣子,自然妳就會成功。
成為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圖片來源:Holly Lay

1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