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計畫跟確保你訂的科技產品準時送到- Fortune 500 科技公司歐洲總部 supply planner Lacy

在愛爾蘭財富五百科技公司任職的 Lacy,在愛爾蘭求學期間,曾主修會計、人資管理,最後以供應鏈管理專業串接所學,也順利地進入科技公司擔任 supply planner。在供應鏈逐漸被重視的現在,今天 Lacy 除了將會和我們分享她的求學和工作經驗,也會分享她在愛爾蘭看到的新機會。

企業最強大的後盾 – 數位時代下供應鏈職缺

「供應鏈」這個看似難懂的專業名詞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周遭的商品都是藉由縝密的供應鏈來完成。 但是,我們可能很難想像,隨著科技進步、消費型態的改變,供應鏈逐漸有了新的面貌,也越來越被企業重視。 在這個變化快速的領域中,人才該怎麼準備好自己,發掘新興的工作機會?這次也邀請美國財富五百的科技公司 Lacy、 在英國從事電子商務的 Tammy 來分享她們的經驗!

人生的變化比想像快,預先規劃,優雅的成為職場媽媽

妳可能沒有意識到,人生的進展與變化可能比妳想像中來得快多了!前一秒還沒看到個約會對象,三年過後我已經是一個小女孩的媽。雖然計畫可能趕不上變化,但是如果提前想好替代方案,可以實際解決妳對於結婚生子後職涯發展可能受阻(或暫停)的焦慮感。 把人生當作 business plan 來規劃分析似乎不太浪漫,但理性地說,這是為自己人生負責、尋求人生的效益最大化。昭儀要跟我們分享,該如何理性思考成為職逞媽媽時的應變方法!

【海外工作系列】在上海,外來求職者怎麼辦?-巧妙設定自己的賣點

作者 Elaine有豐富的荷蘭及台灣工作經驗,當她在總公司看到上海的強大潛力時,就決定出發到這個動力十足的市場。但是不熟悉當地,是她在行銷商管領域求職時,無法避免的硬傷。最後,她是如何凸顯自己的個人特色,找到理想中的工作的呢? 下一站,妳將前往哪個潛力市場?先看看 Elaine 在上海如何從零開始,一步步找到完美工作。

妳喜歡職場的那個妳嗎?試著讓真實的自己發揮,帶領團隊

在職場上,我們都想將自己的不足隱藏,永遠展現最光鮮亮麗的一面。作者 Christina 剛接下 Facebook 大中華區業務團隊管理職時,因為擔心建議會被新團隊當成批評,而無法展現她最擅長的管理效率。但當她終於向團隊坦承自己的感受時,從此以後的溝通順暢無礙。 在職場上脫下多少層微笑或堅強,才能看見真實的妳?那個能夠被理解、值得信賴的妳。

【海外工作系列】美國生技業,東西兩岸四大都會區工作文化攻略

前陣子跟我們分享過美國生技產業求職技巧的 Carla,今天要和我們講講美東、美中、美西各地文化氣候差異,以及當地生技產業群落的相關情況。如果你很幸運的找到工作了,下一步就是如何適應當地的生活。像是 Carla 剛搬到矽谷時,一度以為自己不在美國。因為天氣宜人外,矽谷還有許多華人社區,能迅速的融入社交圈。但相對的,匯集了全球菁英的矽谷,實在又貴又擠。 飽足你一覽在全美各大城市工作的好奇心 :大華盛頓地區、波士頓、明尼蘇達州雙子城、矽谷。

​最大化妳工作外的時間 – 專案管理妳的業餘興趣

妳愛攝影嗎?妳下班會鑽進廚房研究新食譜嗎?每個人在工作之餘都有些愛好,若享受這些樂趣的同時,也能為工作創造價值,不就更完美了。業餘興趣可以說是妳的另類履歷,能從專業以外展現個人特色。創造性的業餘興趣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專案腦力激盪的過程中,靈光乍現的那一刻,很有可能就出現了下一個 Gmail 般的曠世傑作! 現在,拿張紙把妳喜歡的與擅長的連連看,並設定一個成果目標。不需要是龐大的成就,但能刺激上班時間沒用到的腦細胞們,開始妳的業餘專案吧!

勇敢擇妳所愛?理性選擇,別讓自己總是得洗牌重來

人生中的每個選擇都應該是累積經驗的基石,不然繞來繞去,很有可能最後才發現一步之遙,就是無法抵達想去的終點。人難免有想叛逆的時候,不想被貼上世俗的標籤,想自己定義成功。但是如果妳不是隨遇而安的個性,就要把下面的事實放在心上。 當人資快速翻閱履歷時,妳所擁有的軟實力是無法在隻字片語被證實的。唯一可見的是,那些跟隨一生的標籤:學歷和工作。

採購新出路 – 東京熱門職位非直接採購

尋找工作機會時,日本在妳的狩獵範圍之內嗎?別忘了看看舊區域的新趨勢,以免錯失良機。就像採購看似是個傳統的工作,但又在日本重新興起。日企為了分散風險佈點全球,相應之下日本也有更多的外企進入,造成了外語採購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時,全球供應鏈的複雜程度升高,也讓採購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 迫不及待要聽聽要如何下手了嗎?讓 Victor 告訴妳來自東京汽車業間接採購現場的第一手情報。

在矽谷,善用人與人之間交往,看見趨勢抓住機會 – IntoBenefits 創辦人 Christina

不甘心只當全職媽媽,Christina 在事業上也經營得有聲有色。在台灣的會計師事務所累積工作經驗之後,Christina 跟著先生搬到美國。她看準了當時矽谷的趨勢和需求,於是開始創業,提供服務給有財務系統規畫需求的新創團隊。在看著別人和自己創業的過程中,Christina 也發現學會帶人,從別人身上學習,「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