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職涯諮商師對談 1】原來每個人都需要一個 Career Consultant – 職涯發展諮商師王凱琳

新的一年,是不是很想在職涯上有變化?不論你是第一份工作想轉職,還是工作五年以上想換跑道,或是進入家庭。在人生各階段面臨選擇時你要怎麼去評估?更深層的問題是,在你的工作之中,你最想要的是什麼?其實在轉職前更重要的事了解自己。 career consultant 凱琳說:「一個人如果不了解你自己,基本上,你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就是缺少一個像指南針的一個方向。」 有許多工具,像是測驗,就是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家了解自己的職涯方向的方法之一,像是什麼測驗呢? 連續兩集語音專訪,凱琳將與大家聊聊,如何運用 MBTI 測驗來更認識自己,找到自己對的職涯方向。

管理你的期待值,把和客戶的每次接觸都看成機會 – New Frontier 常務董事 Alison Chan

Alison Chan,她是香港 New Frontier 的常務董事,這之前,她是美國知名的顧問諮詢公司-格理集團,在中國的負責人以及新市場的開發,Alison 有超過 15 年在顧問業、企業融資的經驗。 談吐之間給人輕鬆、平和感覺的 Alison,分享在跨領域的職涯轉折背後,她是如何去思考與決定自己的方向?以及身為內向者的她,如何培養自己在做業務開發上的心態: 「我發現銷售的本質底下它是一種諮詢。我把自己視為一個解決問題的人,而我總是很珍惜每一個接觸人的機會。最重要的就是你心態要平衡...」

想要 mentor,請學會負責並且建立自己的「董事會」- Airbnb Country Manager, Robin Kwok

大家去旅行的時候,會選擇訂飯店,還是會選擇更有故事的家呢?本次專訪的主角是 Airbnb 的東南亞、台灣、香港的 Country Manager, Robin。 Robin認為,建立人脈社群的重要性,就像公司需要董事會一樣,你也需要建立自己的人脈社群來協助你完成職涯規劃。任何人都能成為你職涯的導師,只要你願意不斷的學習、自我反省,你也能深度規劃你的職涯發展。

你要被機器人搶飯碗,還是反過來善用機器增加你的價值? – LIVEhouse.in 共同創辦人 Sega

會不會擔心,未來你的工作內容逐漸被人工智慧去解構、取代?如果你為只有勞力密集的工作才會被取代,那就錯了,專業人士如律師醫生也很有可能面對這樣的挑戰。研究所起便在 Stanford 研究人工智慧,到了矽谷的 Google 現在創業的 Sega- 用 15 分鐘跟我們聊我們該怎麼準備未來職場因為機器人加入的變化。
機器人進入職場每個角落,並不會在很遙遠的未來會發生,現在當我們要解決工作流程上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已經會去問:「現在有沒有一些好用的、自動化的工具,或者軟體、流程,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善用機器人和科技來讓工作更有效率,或許是新世代人才因應人工智慧改變職場的重要能力 對於未來職場的改變,你必須開始去思考: 1. 對你重要的未來是什麼? 2. 你有哪些不可取代性? 3. 如何利用科技增加你的生產力和能力?

一心多用的職涯- 依天性來 prototype 更豐富職涯的 Slash 世代人才

如果你是人生的使用者,你一直都很確定你要的是什麼嗎? 在網路產業,我們會在推出產品前,會花時間 prototype 新產品來測試,那麼職涯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做?
現在的你有可能卡在某一份工作或岔路之間動彈不得或百般聊賴,卻覺得自己必須要現在、立即作出正確無誤的選擇,甚至不讓自己花時間投入其他興趣之中。 然而,追求你感興趣的東西並不會是浪費時間。 當我們才對自己的生活以及職涯規劃有所回應,這種回應最終會使你對自己人生的軌跡有更正向的滿足感,畢竟沒有人可以只靠想像就走進一個完美的人生劇本。 很多時候,新名詞的產生只是為了給某一現象一個定義,真正重要的還是現象本身的意義,我在 Millennials 和 Slash 等解釋現在人才趨勢的名詞身後,看見的反而是自我了解的重要性。 Slash 的三項優勢: 1.不怕當初學者,但不會是由零開始學習

你為什麼會想換工作?

人們會下定決心換工作的原因是什麼?有時候,是一種無法衡量的感覺。 根據 2016 年的 Talent Trends Report,阻擋求職者應徵某一份工作的最大原因其實是他們不知道在間公司工作的真正樣貌。 60 %的求職者更說,他們想知道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到底是什麼。人們為什麼喜歡他們的工作,是因為他們喜歡那間公司和那個環境,在那邊和喜歡的人們一起工作。理想的工作,再也不是看看職務敘述那麼簡單而已。

認識你未來的公司 Kono – User Researcher, Janet

想更了解這間公司或是應徵 Kono 職缺,請看:【認識你未來的公司 – Kono】 (記住三個破冰關鍵字,讓你更快融入新公司和團隊) 人物關鍵字:#同理心 #思考與實作 #Entrepreneurship 聆聽時間: 7 分鐘 你將聽到: User Researcher 一天工作內容 數位閱讀與紙本閱讀的差異 重視使用者體驗的工作模式 我是 KONO 的…

當你有「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 Ownership 給妳更大的舞台 – 美國非營利組織 Give2Asia 台灣區顧問 Jill

我覺得 ownership 就是把自己當作起點、還有終點,就是 「 事情到我這邊一定要有個解決方法」這種態度。 Jill 說:其實不管在安全行動照護協會、或是在 Give2Asia,我都是單兵作戰居多,我一個人要負責所有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之下,ownership 對我來說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遇到困難把眼光放遠,聚焦在「完成事情」的最終目的上,你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勇敢去做、去踏出每一步,把所有可能想到的事情都先準備好,如果有況狀發生,第一個要跳下去處理,不用老闆操心,這樣未來老闆手中有新的任務或舞台,他就會想到要多給你一點機會。

公關跟廣告業到底有什麼不同?前美商公關 Jen 對談日本廣告業 Lulu

「廣告」、「公關」同樣是行銷傳播的一種,工作內容大不同:公關較講求訊息的包裝,廣告較講求創意的發想,但都強調對人的感知跟敏銳度。CAREhER 首次進行三方對談,由作家 Jen & Lulu 以自身經驗,說明廣告和公關業在職涯方面的發展跟工作內容上的差異,也解釋在 Agency 與 In-House 負責的工作內容。身為廣告、公關人,除了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其實提案能力在於行銷產業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武器,那怎麼去提升或者是累積自己的提案能力?

「因為我想要影響世界與世界運作的方式」- Uber 全球安全隱私與保安政策總監 Dorothy

一直以來都對社會正義和人權很有熱忱的 Dorothy,畢業後就進入 Google 工作,往後也負責 Google 的第一份透明度報告,期望能在科技時代下,繼續為人們的安全隱私做出貢獻。離開 Google 之後, 她進入 Dropbox 工作,最後在 Uber。因為 Uber 在各地的法令限制,除了了解當地法律,Dorothy 更需要了解各地不同民情。Dorothy 今天要來跟我們分享她在公共隱私安全領域,同時更要跟我們聊聊在新創團隊工作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