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業不只要創意,更要設計整個溝通行為,學習比人更了解「人」

「廣告?還是公關?」只要提到行銷相關工作,妳的第一直覺可能就是這兩種選項,卻老是搞不清楚它們的真實差異何在。從公關業轉到廣告業的旅日作家 Lulu ,才剛入行就被前輩以「服務業」下馬威,她分享廣告除了講究「創意」,關鍵仍是在於妳的「溝通」能力。CAREhER 延續三月語音內容與六月「行銷傳播」專題,這次將為讀者剖析廣告、公關工作的異同,以及未來趨勢變化。

感情或許不可以,但找工作就是要騎驢找馬!如何有策略多看看

在日本職場工作多年的 Lulu,回想起她第一次瀟灑離職後,懷裡揣著只夠三餐溫飽的錢,心中不捨還未在異地實現的夢想,但匆促之間,空蕩蕩的房間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恐懼。所以她將告訴妳,即使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如何才能更聰明有餘裕地找到下一份工作;其實策略性地多看看,才能讓妳手中的選擇權更有價值。前進吧!下一份工作要更好!

成為全球通用的國際化人才-從有技巧的閒聊開始

90 年代日本公司的「國際化」,單純是指在日本國外增設工廠和銷售據點,在國外用日本的方式製造日本產品,教導當地員工「日本式」的作業流程。然而,2000 年後,隨著網路科技的發達,國家的距離已在雲端迅速拉近,原本備受景仰的日本式管理方式,卻一轉成了被揶揄為「加拉巴哥群島」-俱有生物獨特性的島嶼。於是,當事物的生產、製造、流通、銷售都無遠弗屆時,管理這些流程的「人」也自然被要求能夠「全球通用」。 而全球通用首先想到的就是「英語能力」,隨著日本企業一一宣示要創造英語工作環境,會英文似乎已經是基本配備了,但是應該如何善用英文這項工具呢? 有技巧的閒聊才是創造雙方信賴感的開始。

妳的企圖心是打破規則的利器:40 不晚,開始發光的日本女性

「一般職」一個過去在日本,總被設定是由女性擔任的職位,在女性能力逐漸被重視的現代社會,正在出現變化。加上安倍提出的女性經濟學,未來幾年女性就業將可能出現巨大變化。 曾在日本外商公關公司以及目前在傳產日企工作的 Lulu,也從自己的經驗中看到日本職場女性的困難與心聲。 社會或許正在改變,但是正在經歷價值觀變化的我們,應該如何適應這段過渡期呢?Lulu 也整理了昭和女子大學校長的建議,而第一點就是了解 39 歲以前,都是職場準備期,40 歲才是妳發光的時間。

不想再當只會點頭的 YES WOMAN — 談日本職場的「角色塑造」

過去對於日本職場的刻板印象是,希望新進員工像白紙一樣,進公司透過各種教育方式慢慢將其染上公司的色彩。而因為日本企業還不太懂得如何善用外國人員工,因此也依照慣例希望將外國人員工染上「日本色」。但是,踏入職場第三年,Lulu 發現太過努力融入日本文化,只是讓她變成了 YES WOMAN。 也因此,她開始思考,到底外國員工在日商企業,應該如何扮演自己角色?才能夠符合公司期望也不違背自己原本的個性。

日本女性的惑與不惑:在四十歲綻放光芒吧

「女人,40 歲才正要開始!」 這是日本昭和女子大學校長,坂東真理子給女生們的建議。日本人也從孔子《論語》中深受教誨,希望三十而立後能四十不惑。原本三十歲是一般人生里程碑決定時間點,包括人生歷程和工作成就。隨著學業學位的深造時間拉長、晚婚連帶生育年齡上升等,現在的三十歲已經不像以前是非得檢視自己成就的時段,反而是到了四十歲,人生已經累積到一個段落,工作與家庭終於取得平衡點,或許是更適合檢查自己人生規劃的好時間,也因此我對於「40歲」這個年紀再度感到好奇。

在東京用六年學會的職場溝通術

想要開心的在東京扮演日劇中的上班族一角,想要舒服地擁抱東京這處處充滿驚喜的樂土,懂得如何與這城市的人事物進行良好的「對話」絕對是關鍵。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卸下原先有的「刻板印象」,不只是拋開對於新環境新文化的「既有想法」,更是要放下自己本身的「固有身段」,彼此在懂得五十音的基礎上,從零開始培養出「外人」和「內人」的默契。然後數年後會發現,即使身處在異鄉,遊子遊女也可以在新土穩健地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