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城市豐富也充滿取捨的職場生涯-Facebook 大中華區中小企業 業務總監 Christina Lin

想像你心中最棒的工作,讓你在不同的有趣城市,像是在新加坡、加州的灣區或者是東京工作,並且可以在一個有新穎文化的公司上班,例如 Facebook。如果是像這麼棒的工作又可以常常旅行、結交國際化的朋友。你需要付出哪些 trade-off 跟取捨呢?又該怎麼準備自己呢
37 Shares
37
0
0

哈囉,各位 CAREhER的讀者大家好,今天我們有一位很特別的來賓,她是在新加坡工作的一位朋友,想像你心中最棒的工作:這工作可以讓你在不同的有趣城市,像是在新加坡、加州的灣區或者是東京等等這些城市工作,並且可以在一個新穎公司文化的公司上班,像是 Facebook。如果是像這麼棒的工作又可以常常旅行、結交國際化的朋友,你需要付出哪些 trade-off 跟取捨呢?你又該怎麼樣準備自己?今天我們請到在臉書上的粉絲頁「Christina 的說故事工作坊」分享她的工作、旅遊及總總感想的 Christina 來和我們聊聊。

我們先跟 Christina 打聲招呼

Hello 大家好,我是 Christina,目前在新加坡工作。

要不要先請 Christina自我介紹一下

小時候因為爸媽的工作關係,國中時在北京住了兩年,之後搬到美國直到研究所畢業。讀書期間我去過倫敦、日本等國家實習或者進修,進入現在的公司後也因緣際會到新加坡和東京工作,所以今天很高興 Tiffany 邀請我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流浪人生。

你的流浪人生應該是很多人羨慕的人生,所以你有很完整地在各國流浪的經驗,在那麼多國家(美國、新加坡、日本)工作過,有沒有感受到各國辦公文化的差異?又差異為何?

我覺得文化上的差異一定會有,而我所體驗到的,最大的不同其實是大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我剛開始進公司的時候是在舊金山的總部,總部做事總是分工比較細一些,每個人都相當專精在自己的工作上。直到後來我回到亞洲,比較起來,亞洲的市場處在一個高速起飛的狀態,這就表示工作很多也很雜,但也很幸運的讓我有機會接觸各種不同的領域,我覺得是很難得的機會。

聽起來美國總部是分工很細跟亞洲一個人什麼都要做兩個是很極端的狀況,有沒有比較有趣的地方呢?

環境方面,比較有趣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很多元化的國家,職場上也有很多外來的工作者。因為大家都是為了工作才聚集在新加坡的,所以我們有很大部份的時間在討論該怎麼在這個國家「生存」下去。

在新加坡大概有哪些國籍和人種呢?

新加坡像是一個東南亞的 hub,其實東南亞的各個國家,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等,各種國家都有,當然也有很多是從歐美國家的朋友來的,所以新加坡不僅僅是在科技、金融產業都有蠻產業比例,所以各式各樣的人種都有。

回到你剛才所說的,你們都在努力地生存,有沒有甚麼樣特殊故事要告訴我們呢?

其實不是說這國家不好,這國家非常有條理。所以我講的生存是到一個新的地方所必須解決的食衣住行,光是找地方住就是所有人必經的一件事,所以這些共同的體驗也相對變成一種凝聚力。當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相處和合作也需要一些時間適應。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一個學習態度就是對不同的意見表示尊重,畢竟這世界有太多不同的經歷,以較謙虛的心態去聆聽別人的理由和想法,會讓我聽到更多好的建議,也可以一起做出比較完整的決定。

在新加坡這樣的城市,該怎麼樣去拓展生活、交朋友?

其實我自己本身的團隊就是這樣子,大家都是初來乍到新的地方。因為完全沒有之前的朋友、家人,很多生活上的小細節都需要人家的幫忙,可能尤其是女孩子,工作之餘想要去 SPA、周末吃 brunch 等等,這時候大家會比較有這樣的心情去拓展新的朋友、交友圈等等,所以很多時候是一個拖一個,大家就變成朋友,一起去做些打發時間、同時讓你在工作之餘有比較好的休閒活動。

已經在三個國家工作,下一個想外派的國家?

我一直保有的心情,沒有特別設定要往哪個方向或甚至是哪個國家走,有時候這些機會都是很不定的,而突然出現,或等到發現有些 business needs 的時候才出現,所以很難讓我想像我接下來要往哪個地方,應該是順其自然。

從你的工作經歷來看,在同一個企業的三個不同辦公室都待過是很難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決定的(或是爭取)的過程嗎?

我知道大家心裡可能會覺得,爭取外派應該是很風起雲湧、沒有一番廝殺拿不下來的機會,但最大的影響我覺得還是管理層看到的 business need。換句話說,如果今天沒有這樣的需要,再怎麼爭取也是事倍功半。但假設公司有需要,如果你能適時表現你是最適合的那個人,成功的機會就大很多。

該怎麼表示自己是最適合的那個人?

我也不能說自己非常清楚,我的體驗是,很多過去的經驗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累積起來,培養你往那個方向。譬如,我當初決定正式轉到新加坡前,其實已經跨部門地跟未來的團隊工作了半年,所以這半年都是一直和新挑戰、新夥伴們磨合,直到真的有轉換跑道的機會時,兩邊都有了很好的瞭解。

所以那時候,你應該就大概觀察到公司有這樣的 business need 會往那個方向了?

對!其實在和另外的團隊合作的時候,大家彼此開始有個默契,也許這樣走得很順時,說不定真的有機會時,我可以做這樣子的決定,只是因為很多時候,商場上面的東西,很快就會改變,很難去預測,但當有這樣的機會來臨的時候,我知道我必須去把握!

外派至日本,和你在東京念書會不會有些關係呢?

其實,我被派到日本,有很大的原因是以前在東京讀書,再加上我和日本已有的團隊也有互相溝通合作的經驗,這樣一來,大程度地減少主管對於空降一個人的時候會對當地團隊帶來的風險。不管是對那個人或是對當地的團隊來說。所以當我回想起來,這幾次的機會很多並不是我自己刻意計劃就能達成,同時也靠團隊的幫助,包括我原本的團隊以及新接觸的團隊,因為我要靠他們把原本的工作接起來,也需要新團隊的幫助,所以還真不能把所有 credit 攬在自己頭上。

在跨國公司可以和不同辦公室的人,都多多少少能互助,因為未來商場很難說。

對!永遠都不知道你的朋友,甚麼時候會出現,然後幫助你,所以有時候累積些善緣,感覺也是挺好!

你認為具備相當高的跨國移動力的職場女性,這點在職業發展上帶來怎樣的優勢?又該怎麼培養像這樣子的跨國移動力?

對我來說,跨國移動力是「彈性接受挑戰」的一種展現,這樣的體認在我的經驗中相當頻繁的出現。我當初在考慮時,我的主管曾分享,當有新的機會出現,不管是工作地點也好、工作內容也好,身為團隊的管理人,一定要評量新的機會有多少比例對某個人選來說,是全新的挑戰、有多少比例可以靠過去經驗來補強、以及有多少比例是他曾做過並成功完成的領域。他們就是去看整體風險中,再決定這個機會對於人選是適合的。就像剛剛聊到的,過去的經驗會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並帶你去那個方向。我覺得在職場上能夠不斷成長,不斷展現自己可以完成現在任務並樂於挑戰,是我很珍惜同時也持續對自己的期許。

接下來,我們剛講到很多是跨國工作的正面,新的辦公室朋友、彈性等等,因為總是要做些取捨,像是朋友、家人、感情等等,自己在這麼多的轉變,心態上有沒有甚麼樣的調整,或是分享呢?

啊~ 這大概是我過去幾年中,做得最不好、但同時也最感謝我身邊的人的一個話題。大家可能會驚訝的是,其實我到新加坡之後,也經歷人生另一件很重要的事:結婚。我老公是在我進入公司前認識的,但是在新加坡的機會來時,我們面對了遠距離戀愛這個挑戰、結婚後 到現在他也還是在美國工作。我特別感謝他支持我挑戰自己的極限。同時也很心疼他必須自己照顧自己,比較幸運的是,而我們兩邊的家人也都一直在守護著我們,沒有給我們很大的壓力。當然,這對兩都是很大的衝擊,尤其是我們也常常會思考,結了婚卻分隔兩地一定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也在努力往兩個人一起的方向實現。
除了我對家人的不捨外。我覺得跨國工作,現實面是你必定不會再有相同的 support network,包括親人朋友和熟悉的環境。有兩個比較大的影響,第一是你會有很多時間需要和自己獨處,獨來獨往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你能不能好好和寂寞共處?能不能真正地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甚麼?而且不被寂寞打敗。

而且是在成年後學會和寂寞共處、接受工作上的壓力,回家沒有人可以講,又要想辦法在一個新的城市找 support net,這是很大的課題。

對!那第二,是在面臨很多已經習以為常的事卻不再那麼理所當然時,必須要用很大的耐心去處理和面對。舉例來說,想像你在東京生病,但日文沒好到可以描述自己如何的上吐下瀉外加全身痠痛,又一下子找不到會說英文的診所‧‧‧‧‧‧你能忍住在街頭大哭一場的委屈,或者哭完再想辦法,總之先治好自己再說。
所以這個是一種很多我們認為生活上大大小小、非常平順、理所當然的事中,當它變得沒有那麼簡單的時候,一下子之間的挫折感跟委屈感,是蠻辛苦的!

所以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很強!

不過,能夠克服挑戰後的甜美果實一定是很動人的,且會有很棒的一趟經歷,所以我也祝福大家,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帶給各位更多的勇氣囉!

37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