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執行力的顧問,用好奇心豐富不一樣的職涯- 麥肯錫倫敦辦公室 – Wan Hong

對於顧問業,許多人會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覺得他們在這麼競爭的工作環境中,個性好勝又逐名追利,。但在這位開口閉口反而都在講旅行、文化和都會生活觀察,每到一個城市總是急著和久久不見的朋友相約的 Wan 身上,我們可是好不容易才說服她,「先別談去哪玩,聊聊妳對顧問業的觀察和經驗吧?
79 Shares
79
0
0

如果妳的職涯規劃是想往白領專業人士的工作類型前進,那麼管理顧問業是許多人的理想工作。這份工作在認知中極富挑戰、有著和各種產業財富 500 企業合作的機會、頻繁出差擁有著高薪,又多和最頂尖的人才共事,享受公司給妳的絕佳資源;生活上藉由工作探索世界,養成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樣貌,難怪這麼多人擠破頭,就是為了進到像麥肯錫這樣頂尖的國際顧問公司。
市面上甚至有專門幫助志業進入頂尖顧問公司的備考課程、各種論壇以及面試考古題的討論,而以麥肯錫為例,每年有將近 5 萬名優秀的人才應徵,而 McKinsey 全球錄取率約只有 0.01% 到 0.02%,也難怪許多人說這比進美國的常春藤盟校如 Harvard 還要更競爭了。
因此對於顧問業,許多人會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覺得他們在這麼競爭的工作環境中,個性應該是好勝又逐名追利,隨時都要是第一名,甚至沒有生活或是朋友。但在這位開口閉口反而都在講旅行、文化和都會生活觀察,每到一個城市總是急著和久久不見的朋友相約的 Wan 身上,我們可是好不容易才說服她,「先別談去哪玩,聊聊妳對顧問業的觀察和經驗吧?」
而平常嘻嘻笑笑的 Wan,談起工作和產業時瞬間轉換模式,專業十足。我們已經從語音專訪初步暸解顧問業,今天用文字來細細看她職涯的規劃和觀察:

slack_for_ios_upload
via CAREhER

台灣高中畢業後,赴美唸大學,並在美國四大會計所的紐約辦公室工作,這份工作中妳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又為什麼決定離開?

最大的收穫有兩件事 – 第一是對數字的敏銳度和看到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審計這種東西是兩面的,可以是面對著枯燥的數字、單調地檢查客戶的「作業」。也可以是類似做科學實驗的概念 ,看抽樣調查、數量比重和需要判斷要多少資料才能看出一些端倪,使用多少證據才能表現這些結果是可信賴的…等等諸如此類。所以那份經驗對於我來說,一方面是建立對數字的敏銳度, 另外在分析表面數字外,能探討出數字代表的邏輯推理意義是很好的訓練。
第二是在面對不斷改變的環境、人和時空,能夠建立適應力及與人互動的能力。當初我做的審計雖然是以金融業為主,但還是有許多不同的客戶和產業別,和現在的顧問工作類似的部份,在於必須要很快得學習各產業的重點。
每個專案 (甚至是同一個專案裡) 都可能在不同的城市出現,面對完全不同的客戶。因此,我必須要學會怎麼樣在很短的時間裡建立與人的相處,有效地溝通,並獲得需要的資料, 甚至是比較堅定得和客戶討論一些壞消息。
我離開的原因是 CPA (會計師執照)到手了。有了基本的專業認證,但又不打算長期以審計會計事務所合夥人的角度為志業,我反而想在同一個領域裡看比較應用性質的主題。下一份工作是在紐約的避險基金,一樣是用數字來分析結果,從財務分析來規劃內部營運 。
相對於審計來說,在避險基金工作算是一種更具實戰經驗的累積,但不管是審計還是基金,我發現自己還是對金融業以外的世界有興趣;在財務會計的空間外,還想要看到更多更偏大方向、策略性的主題。更主要的是,在紐約也住了好一陣子, 覺得還想去別的國家住住,所以就想計畫去歐洲玩。不過為了要玩,我又不想太浪費人生,就決定去劍橋念個學位,在 800 年的歷史感裡,試試看當披著黑袍的學者是什麼樣的感覺。

聽起來你一直在主流中思考其他可能。那要怎麼樣跳脫已知框架思考,才有達成自己內心想要的方向呢?以 MBA 為例,美國學校比較正統,為什麼會選擇去英國?

我畢竟是台式教育長大的小孩,職涯規劃早期會比較考慮走所謂「正統的路」,像是努力念書到大組織上班這樣的想法。但內心又有許多想嘗試的東西,一路上的職涯規劃透過試誤和折衷得到一些心得:
我先達到已知大方向下的目標,然後偶而去冒險,做自己覺得真正有趣有意願的事情。

有趣是我人生中去完成目標很重要的動力。

比如說上大學這件事情,跟聯考比較,一樣是念書,申請美國大學相較下什麼都要自己摸索,自主性也高,是比較好玩的挑戰,對我來說唸書考試變成挑戰的動力。所以我選擇了出國唸書。大學畢業後工作了三、四年,證照到手,紐約生活也體驗了,在人生清單上後覺得蠻徹底體驗了美國的教育和生活,因此雖然知道以排名跟畢業生出路來看,在美國讀商學院學位整體來說是比歐洲更有幫助的,但我的原則是,當我知道大方向沒問題的,我就比較不擔心細微的不同,比如排名,不給自己框框,反而是考量那些選擇可以帶給我新的歷練。對我來說可以豐富生活,認識不同的朋友更重要。或許可以說我是選擇性世俗吧?

via CAREhER
via CAREhER

顧問業高密度出差又極度高壓的工作,就妳觀察適合什麼個性的人呢?

這份工作很需要能夠和人合作、相處,更重要的是能發影響力幫助別人做決策。現在回想起來,過去這幾份工作經驗都磨練了我,在有限的時間裡建立與人的溝通合作的方式。不過慶幸的是,這幾份工作都是以專業為出發點去互動,依據的是數據、邏輯和思辯的能力,而不是純溝通技巧或是搏感情而已。
顧問是屬於公司原有團隊以外的人,這樣的身分要怎麼去跟客戶建立信任,真正的談出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在非常壓縮的時間內,妳要協助團隊要討論分析的有:
問題可能是哪些?主要在哪裡?有哪些可能的解法?
過程中要用推理驗證的方式列出,並且不斷地更新事實 ,短時間內要抓重點的看,也因此必須有很強的決策能力。
同時,你要能很快的跟人建立共識以及共鳴。這是比較專業的互相請教,讓人覺得被尊重理解,而不是只是搏感情。這個身分感受的互動氣氛是和整個組織連結資源,一個大型的網脈,而不是個人的。也因為有這麼多人的時間都很寶貴,但是又要團隊合作,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要很靈活,把很複雜的東西拆解成簡單易懂的概念。
顧問到最後,是不斷和自己和同事思辨的過程,也唯有這樣才能深化一個議題。

那麼顧問工作的訓練和思辯,對生活會造成什麼影響嗎?

我們在公司就是一直被要求跟訓練能夠「有效」解決問題,而且前提是時間真的很有限,所以我會變得連生活都要很有效率,處理任何大小事之前,對輕重緩急必然較果斷的下排序,排序清楚了才能更妥善的做決定和分配生活上有限的時間和資源。比較不好的影響可能是人情味沒有那麼重,那我就會提醒自己,比如跟媽媽聊天,就會提醒自己要有耐心點。
許多人為了可以享樂,很盡力地完成工 作,所以真的是 work hard play hard – 只是每個人的 play 不同。這樣的訓練對生活的影響當然很全面,另外大部份的同事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很多人的興趣都發展到專精,各種鐵人更是常見。許多人為了可以享樂,很盡力地完成工 作,但生活裡重要的大小事隨時也是和工作上的大小事並列一起拿來排序,這份工作最主要的壓力並不是如大家想像的無情的競爭,或是要踩過別人向上爬。反而比較是自己給的壓力,妳必須不斷往前,往下個目標前進。
所謂下一個目標是要自己設定的。進來公司後我們都會去想到底職涯規劃中,哪一種軌道最適合自己。比如,妳想要很快的升遷成為合夥人,還是想慢慢挑案子,想要多點時間給自己家庭?思考後,自己就可以調整腳步。公司的整個氛圍不是殘酷,只有適者才能生存,而是「推著妳要不斷向前並且每樣事情都做到最好」。所謂的壓力是自己給自己的,標準也是自己調整訂的,希望表現能爭氣,工作能有耀眼的績效。

保持好奇心找到另一種風景

slack_for_ios_upload (1)
via CAREhER
也許大部份的人對顧問業有個刻版印象,在這條跑道上最重視的是名利雙收,尋求最快速升遷的途徑,但是對好奇寶寶 Wan 來說,藉著這份到處跑的工作來增長自己的人生經驗更重要。
用顧問的工作當作窗口,可以挑戰自己並看看不同的事情。一段時間後,若想要快速的往合夥人發展,挑選案子會選擇專精的領域或是固定的區域累積;但 Wan 知道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麼,因此選擇自己真正有興趣、可以回亞洲陪家人的案子,而這些就是 Wan 在原有跑道下的選擇性偏離,也是她經過思考後的微妙平衡。
如果妳對不同的人非常感興趣,對找出問題的解法有莫名的執著,那麼顧問業或許十分適合你;如果妳也像 Wan 一樣,累積了專業能力,但是內心還是有份想多嘗試的好奇因子,更或許可以參考她職涯規劃的思考流程。有了大方向後,適度地叛逆一下,在主流和冒險中折衷出屬於自己的風景,累積妳的人生。

79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