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嚐世界各地的餐會,認識旅行中的人 – 專訪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高琹雯 Liz Kao

Liz 是擁有法律人的完整履歷,卻不想當法律人的貪吃鬼。 她常到各地品嚐新的餐廳、認識新的主廚。處在高度移動的生活型態,她是如何去做好時間以及工作管理,讓自己在每一趟旅行當中,充實記錄每一場味覺饗宴。 「我旅行的時候必須要記錄,尤其是我出去吃飯的時候,旅行上的各種體驗,也可以成為我寫作上的靈感,所以對我來說,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
1 Shares
1
0
0

Liz 擁有法律人的完整履歷,卻不想當法律人的貪吃鬼。台大法律系畢,曾至哈佛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一度以為自己會在國際大型律師事務所終老,卻發現自己的專長在於「吃」-尋吃、品吃、寫吃。她熱衷於一切與飲食相關的事物,經營部落格「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身為美食家,Liz 經常要旅行至世界各地,品嚐新的餐廳、認識新的主廚,這樣高度移動的生活型態,她是如何去做好時間以及工作管理,讓自己在每一趟旅行當中,充實記錄每一場味覺饗宴,帶大家一起深度認識世界各地的美食。我們一起看看她的分享:

1.請 Liz 跟我們分享一下你過去幾個月的出差,去了哪些有趣的地方?參加了哪些餐會呢?

其實今年上半年的行程還蠻瘋狂的,每個月都在出國,今年比較值得記錄的是澳洲跟墨西哥。這兩趟旅程分別去了四個城市,澳洲去了雪梨跟墨爾本,墨西哥在一個小鎮 Tulum,回程在舊金山待了幾天。
澳洲是為了墨爾本的美食美酒節,以及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的頒獎典禮,我第一次去澳洲吃當地的餐廳,暸解當地餐飲業的概況,也因為參加世界五十最佳餐廳頒獎典禮,遇到了非常多的世界名廚,進行訪問,這次訪問到了 Fat Duck 肥鴨餐廳的主廚 Heston Blumenthal,是我個人的一次里程碑。
之前我都是參加亞洲的,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世界五十最佳餐廳頒獎典禮,所以規模更大,遇見更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同業以及廚師、餐廳老闆,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很珍貴的採訪經驗。
墨西哥是為了去吃 Noma 墨西哥,今年是 Noma 第三次做 pop-up 客座,他們前兩年在東京跟澳洲的雪梨,今年到墨西哥,剛好我有機會去吃這次餐會,雖然還蠻瘋狂的,主要為了這一餐就飛那麼遠過去,不過其實墨西哥,尤其是 Tulum 那個地方是很迷人的,而且看 Noma 怎麼運用當地食材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之前吃過東京的客座,也吃過 Noma 在哥本哈根的本店,這次在墨西哥是完全不同的體驗,也是我個人品嚐 Noma 另外一次新的記錄。
這幾趟旅行都是蠻短時間內發生的,我三月去澳洲,去了快兩個禮拜,回來台灣休息快一個禮拜,就飛墨西哥,所以長途旅行今年上半年還蠻緊湊的。今年一月去了上海,二月去曼谷,三月就是澳洲,四月是墨西哥跟舊金山,五月還去了新加坡,也是為了一個餐會而去的。停留時間,亞洲城市大約一個禮拜以內,長途旅行就待比較久時間。
澳洲因為他們安排的活動時間本來就比較多天,我也想趁機多了解當地的餐飲生態,多吃幾間餐廳。

0G2A1218
「我旅行的時候我就是必須要記錄,尤其是我出去吃飯的時候,旅行上的各種體驗,也可以成為我寫作上的靈感,所以對我來說,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
0G2A1181
「我通常有一個機上 carry on 小的行李箱,裡面會放我的電腦、相機,長途旅行則會放盥洗用品在裡面,我也會把所有充電器都帶在身上,以免萬一行李沒有寄到。」Origami Unicorn 旅行包:https://goo.gl/7PxLTX
 

2.你如何在餐會或是移動中去記錄這麼多美食?又怎麼去經營粉絲頁?

我都會用手機做筆記,我都是用可以跟電腦同步的 app,像我會用蘋果本身的 notebook,也會用 Evernote,我當下記了,回家後打開電腦就可以存取,所以對我來說很方便。
當我需要完整詳細的記錄我吃了什麼,我就會用 Evernote 做筆記,我也會拍照,記錄圖像,我的臉書專頁上就有許多我自己拍的照片,我主要都是用手機和相機做記錄。
我也會訪問廚師、名人,也都是用手機錄音,記錄最詳盡完整的內容,打逐字稿,整理過後才會再寫文章。

0G2A1212
「參加世界五十最大餐廳頒獎典禮,所以規模更大,遇見更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同業以及廚師、餐廳老闆,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很珍貴的採訪經驗。」
0G2A1207
「我也會訪問廚師、名人,也都是用手機錄音,記錄最詳盡完整的內容,打逐字稿再寫文章。」Origami Unicorn 旅行包:https://goo.gl/7PxLTX

3.面對隨時啟程的生活,你如何在變動的工作中取得與生活的平衡?

我的工作跟生活是合而為一的,我並沒有在區分這兩者。
我旅行的時候我就是必須要記錄,尤其是我出去吃飯的時候,旅行上的各種體驗,也可以成為我寫作上的靈感,所以對我來說,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
而在行李的準備方面,我通常有一個機上 carry on 小的行李箱,裡面會放我的電腦、相機,長途旅行則會放盥洗用品在裡面,我也會把所有充電器都帶在身上,以免萬一行李沒有寄到,因為曾經發生過這個狀況。或者我要從台灣去比較冷的地方,我也會放一件大衣在裡面。
另外,我常需要去一些比較正式場合,不管是餐廳或是參加頒獎典禮,有一些正裝,在打包時我就會先罩乾洗的塑膠套子,用衣架吊著,比較不會有折痕,到了飯店在趕快把它打開,還有利用洗澡的蒸氣,讓衣服變平。
但常常我是需要保持移動,比如白天我去其他地方,但晚上要去一間高級餐廳吃飯,所以我在服裝上的搭配,會希望是白天可以很輕鬆的活動,但晚上到正式場合也不失莊重。
所以我其實很少穿高跟鞋,除非我確定可以回飯店換鞋子,不然我會選擇平底鞋或是厚底的鞋子,除了走路方便,去到正式場合也不會很尷尬,衣服我比較多選擇褲裝,或是我會有一件比較華麗的上衣,但是我的下半身可以輕鬆一點。

0G2A1186
「個人工作者要比較有紀律,你要懂得安排時間,答應別人要交的東西,你就是要在期限內交出來,你平常自己的時間你也要懂得安排。」
0G2A1194
「我需要常常保持移動,比如白天我去其他地方,但晚上要去一間高級餐廳吃飯,我在服裝上的搭配,白天可以很輕鬆的活動,但晚上正式場合也不失莊重。」

4.可不可以教大家,配合商務,或是社交等情境,要如何挑選適合的餐廳呢?

首先看一間餐廳好不好,避免踩地雷,就是去看它經營的背景、這個 chef 的背景,以及餐廳經營團隊的背景,他們開過哪些餐廳、這個 chef 待過哪些餐廳,這是挑餐廳第一個基本法則。
如果是商務聚餐場合,通常要找可以講話,可是又不會安靜的太尷尬的地方,而且最好不要是需要吃三、四小時那麼久的,所以如果是那種 testing menu 的餐廳,法國餐廳居多,也許也不太適合。
以西餐來說,最好是以三道菜為主的套餐,牛排也可以,如果是招待外國客戶,帶他們去火鍋店,或是台菜,就有在地的特色又適合多人聚餐。

5.在餐會會認識不少人,你怎麼去管理經營和餐廳、 chef 以及其他相關餐飲人脈呢?

很大一部分是靠 social media,在臉書或 Instagram (@selftaughtgourmet),如果是比較正式場合,有交換名片,也會用 email 問候。
而餐廳真的需要常常去吃,去見到這些 chef,品嚐到他們的菜。有的時候光是聊天,你很難變得更熟悉他,所以你還是必須要到餐廳去吃他做的菜,你常常要在外面吃飯,保持一線的活躍度的話,你常需要參加各種餐會、活動,或者像我剛所以提到的頒獎典禮、美食美酒節,這樣子的場合,你不斷的要去向別人介紹你自己,然後當你遇見你想要認識的人,你也要很積極去打招呼。
之後如果有緣,常常都會再相見,我也不會特別刻意的去保持什麼樣的關係,可是如果常常見面、合得來,再利用 social media,我覺得這些關係都是可以維持的。
如果要訪問的話,必須要事先做功課,我平常也都會搜集餐飲資訊、閱讀相關的東西,所以如果是有名的 chef,大概都知道他的背景,其實很多資訊在網路上都找得到。

0G2A1204
「你不斷的要去向別人介紹你自己,然後當你遇見你想要認識的人,你也要很積極去打招呼。」Sen7香水瓶:https://goo.gl/u5HhRJ

6.最後想請問你,身為經常旅行的美食家,經營自己到世界各地出差旅行的生活模式,依你的經驗給大家三個建議:

首先是你自己能夠 sustain 你的生活,個人工作者它並沒有穩定的收入,你自己必須要懂得如何去維持你的生活。如果你有餘裕維持你的生活,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你會比較有彈性。
第二就是,個人工作者要比較有紀律,你要懂得安排時間,答應別人要交的東西,你就是要在期限內交出來,你平常自己的時間你也要懂得安排。
像我通常都會把外出行程排在同一天,這樣我剩下就有比較多個人時間可以用在寫作上面。
最後一點,以品嚐美食來說,你要有一顆很開放的心,你對於任何料理都要嘗試看看,包括你遇到的人也是一樣,常在外面走跳你會遇到各式各樣不同的人,如果你可以用很開放的心去認識他們,往往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G2A1233 (1)
「你對於任何料理都要嘗試看看,包括你遇到的人也是一樣,常在外面走跳你會遇到各式各樣不同的人,如果你可以用很開放的心去認識他們,往往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攝影:Wang Kai Yun 
 
_MG_0363
「用開放的心態,品嚐世界各地的餐會,認識旅行中的人」 – Liz
DSC05710
Noma Mexico – via Liz
DSC05785
Noma Mexico – via Liz
DSC05800
Noma Mexico – via Liz
DSC05830
Noma Mexico – via Liz
Photo 2017-4-5 18 08 39
2017 世界五十最佳餐廳 – via Liz
Photo 2017-4-5 18 08 55
2017 世界五十最佳餐廳 – via Liz
1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