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變化比想像快,預先規劃,優雅的成為職場媽媽

妳可能沒有意識到,人生的進展與變化可能比妳想像中來得快多了!前一秒還沒看到個約會對象,三年過後我已經是一個小女孩的媽。雖然計畫可能趕不上變化,但是如果提前想好替代方案,可以實際解決妳對於結婚生子後職涯發展可能受阻(或暫停)的焦慮感。 把人生當作 business plan 來規劃分析似乎不太浪漫,但理性地說,這是為自己人生負責、尋求人生的效益最大化。昭儀要跟我們分享,該如何理性思考成為職逞媽媽時的應變方法!
1 Shares
1
0
0

妳是剛畢業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嗎?還是已經在職場努力打拼數年、資歷頗深的中高階主管?可能妳正在想這個週末與朋友聚餐要吃哪家下午茶、要去看哪部電影,而此時連男朋友的影子還看不到,更不用說結婚或生孩子這些感覺非常遙遠的事情。即使如此,身為一個過來人的現任職場媽媽,我非常誠心建議妳繼續看完這一篇文章。
日前一份針對女性幸福態度的調查報告指出:越高學歷的台灣女性,越有意願結婚生子。
這份調查結果似乎顛覆「高學歷女性注重職涯與個人發展,不願走入家庭、剩女多」的刻板印象。然而這樣的刻板印象其來有自,在這份千人調查中也可以看到,因為預期結婚生子之後,經濟上、時間上、生活型態上將會有所變化。這種焦慮感讓許多女性不敢進一步,或是採取「我想要建築自己的家庭,但是一切隨緣」的被動態度。
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過,某天我問自己這個問題:「建立家庭對我的人生規劃是否重要?」而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於是我更進一步問自己:「如果重要,為何我要採取隨緣的心態?而不是如同讀書、工作時的努力態度,更積極爭取?」。
身處於一個女性也能積極讀書、尋求工作表現的社會。這個世代已普遍理解女性並非一定要走入家庭,也並非只以「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為自我期許。 當提到家庭與職業兼具的兩難,在身邊親朋好友之間,不乏告誡著將會遇到什麼困難、什麼阻礙,卻少有資源與管道告訴職場女性如何提前準備、調整心態,以面對這種「如影隨形卻假裝它不存在」的焦慮感,因此缺乏資訊的職場少女、熟女們,則只好「遇到再說」,繼續「一切隨緣、船到橋頭自然直」。

事情發展可能比妳想像中還快

妳可能沒有意識到,人生的進展與變化可能比妳想像中來得快多了!前一秒還沒看到個約會對象,三年過後我已經是一個小女孩的媽。身邊的同學、朋友也才短短幾年不見,怎麼再聽到消息已經是第二個寶寶要出生了!然而很多時候,三年時間過去,我們可能仍處在同一間公司、同一個職位。這樣說來,結婚生子這樣的人生巨大轉變可能比妳的職涯轉變來得更快、更急。
正因為許多職場女性在結婚生子問題上採取隨緣的被動態度,這也反映於「凍卵」的熱烈討論,在這議題背後,是許多女性不知所措的內心對話:「現在不是時機生、或是現在不想生,但我也不知道以後自己會不會後悔、會不會又改變主意想要小孩了!?凍卵似乎是個買保險的解決之道。」
而相較於結婚,生小孩這個人生轉折,更像是「不可逆反應」、或說是一場豪賭也不違過!

比職場難題更不易應付的焦慮與挫折

把人生當作 business plan 來規劃分析似乎不太浪漫,但理性地說,這是為自己人生負責、尋求人生的效益最大化(別誤會我所說的效益是指金錢,這是妳人生所重視的元素,可以是感情、成就、存款、親情、快樂……)。否則便很容易出現這樣的無力感:「我很想要有家庭(或小孩),可是要是後果失敗怎麼辦?收入減少、錢不夠用怎麼辦?時間不夠怎麼辦?還是隨緣看老天爺的安排吧……」。
這裡有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希望能降低妳對生養孩子未知情況的焦慮感,或是能提前準備、考慮應變之道:
尋求家人的支持,讓爸爸多參與

在職場上,妳可能自我要求標準甚高,但作為新手媽媽,妳面對的是一個不按牌理出牌,需要建立一切常規的個體,如果遇上寶寶連哭 3 個小時、或是小小孩叛逆期每 30 秒就說一次「不要」,加上身為媽媽的心理負擔,很容易不知所措的崩潰,此時我一定會向先生求救,說明今天我與小孩相處的狀況不好,需要由他接手幫忙,我才能抽離當下,緩和自己的負面情緒。

作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很重要,有意識地隨時檢視自己心理健康狀況

由於耐心是有限的,一旦妳的耐心完全消耗在寶寶、孩子身上,很容易對先生、家人、同事、甚至長官毫無耐心,因而產生摩擦,這些額外的摩擦對於生孩子後的生活會是雪上加霜。 因此抽出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的很重要,找幫手看顧兩個小時,讓自己去逛街、看書、喝杯咖啡,甚至如果工作讓妳有成就感,我相信妳會很樂意去工作轉換心情的!即使照顧寶寶真的很難「找到空閒時間」,但務必記得,作自己喜歡的事是保持心理健康,用從容的態度再次面對寶寶,對妳、對孩子兩者都很重要。

讓孩子自立自強,沒有義務幫孩子做所有事情

經濟焦慮似乎是生養小孩的一大門檻,而我這方面的憂慮在了解荷蘭人教養小孩態度後,的確喘了一大口氣,放下心裡的重擔。 亞洲社會傳統上把孩子生活起居、人生成敗當成自己的義務和責任,然而我選擇接受荷蘭親友的觀念和作法,告訴自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自己的附屬品」;在青少年階段,她即對自己上學與生活花費也必須負擔責任,絕對不是伸手要錢、飯來張口;我也沒有必要為了無法替他買房子而憂心忡忡,或是汲汲營營的賺錢為上(對小孩來說,期盼與父母相處很可能更高過於物質)。

解決職涯發展的焦慮感,想好替代方案

時常聽到女性在生小孩之後面臨事業停擺,或是暫退之後苦於不知該如何重回職場,因而焦慮不已。  這即是我強烈建議「女性們提前檢視當自己遇到結婚生子人生轉折時狀況」的另一個理由,由於提前了解有面臨如此困境的可能性,妳可以思考自己到時候可能有哪些職涯發展的方向,或是目前仍有欠缺什麼技能,因而多出幾年時間準備。譬如:如果我有語言優勢,在重回職場時或許能有更多選擇,在還沒結婚生子前有這樣的計畫目標,便能多出好幾年時間,將自己準備好。雖然計畫可能趕不上變化,但是這樣提前想好替代方案,可以實際解決妳對於結婚生子後職涯發展可能受阻(或暫停)的焦慮感。

沒有辦法離職的身分

人們總是說:我是在當了爸爸(媽媽)之後才學著當爸爸(媽媽)的。的確,在懷孕(甚至到孩子生出來)之前,職場上活躍的少女、熟女們怎麼會有興趣去研究怎麼照顧孩子、會遇到什麼狀況?真的太遙遠啦!哪家消夜熱炒好吃似乎還比較有共鳴。
與上司不合妳可以辭職;結婚後悔了要離婚也並非難事;但孩子一生下來,母親就是一個無法離職的身分。  這個職位有人可以勝任愉快、樂在其中,有的人被生活中種種變化壓得喘不過氣。 這正是為什麼我鼓勵女性在即使「事不關己」的階段,也能花一點時間想像、分析自己結婚(或不結婚)、生孩子(或不生孩子)會遇到什麼狀況,自己可能有什麼感受。  因為當妳面對這個問題、了解可能的情況,才會開始探索自己的需求、甚至提前思考解決方法。

1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