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是不適合,你跟你的工作合拍嗎?

我卻發現,我的 KPI 達標時所帶來的快樂比較像是壓力暫時解除,而且這個快樂僅僅存在幾十分鐘。我給了自己一段時間,因為我不能這麼快斷定,與 KPI 之間沒有激情是因為彼此不適合,或是我對它了解的不夠所以沒有產生連結
1 Shares
1
0
0

上次談到了在職場上構成快樂的因素之一 – 公司,有這麼人性化的公司、彈性的工時制度兼有趣的同事們,但當我認知到公司的制度就是我所需要時,為什麼我心裡還是隱隱覺得不快樂呢?
原來,我發現當時,只有與同事互動或是從工作中抽離的時候才感到開心,當我專注埋首於工作時,更多時候感受到的是疲憊與掙扎。從察覺自己的不開心到正視這件事情對自己職涯發展的影響是一段過程,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更清楚自己想要前進的方向為何。

我的 KPI?

首先,讓我發覺不對勁的就是我對自己職務上的 KPI 無感。
KPI 是關鍵績效指標,每一個職位都有所屬的職務範圍以及衡量表現的指標,最好的情況是達成個人 KPI 的同時,自我也感到充實滿足,然而我卻發現,我的 KPI 達標時所帶來的快樂比較像是壓力暫時解除,而且這個快樂僅僅存在幾十分鐘。
我給了自己一段時間,因為我不能這麼快斷定,與 KPI 之間沒有激情是因為彼此不適合,或是我對它了解的不夠所以沒有產生連結。做每件事情都會有一段蜜月期,然後是瓶頸,當走過了瓶頸之後,你才能判斷這真的是自己的熱情所在,或是真的不合適。
因此,我開始嘗試全盤了解我的 KPI 內容以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將執行的工作內容與對應的 KPI 所帶來的貢獻緊密連接,當很確定自己所做每件事情產生的影響力是什麼時,那麼日常所做的工作也能夠與 KPI 的融合得更好。我執行這個測試好一段時間,慢慢發現,我當時的職務內容其實對我而言更多的是壓力,給我帶來的進步與成就有限。

執行 > 創意

接著,另一個讓我覺醒的事情是,我的創意消失了。剛開始加入的時候是在學習的階段,所以每天都很新鮮能學到新東西,也從學習到的東西中激發新的想法,雖然新鮮感所帶來的創意過了一陣子會被例行公事給消磨掉一些,然而我知道這是必經的過程,在這個時候斷言這個工作不適合自己是不明智的決定。
但是當我開始對於工作內容能做到最大的貢獻只是有效的執行規劃,而不是提出更進一步的新策略或具有開創性的想法時,就不是單純的倦怠感這麼簡單了。
我依然記得,在幾個聚集各市場負責人的行銷會議中,大家積極針對我們面對的困境提出解決方案甚至策略方式時,我總是唯一沉默的那個人,主管也總是在會後問我為什麼不發言,我卻給不出答案。
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其實讓人很挫折。因為首先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然而偶爾在其他討論與會議中發現自己仍然會靈光一閃出現新想法。才出現「啊!原來我不是到盡頭了!」原來

限制了創意發展的不是我的能力,而是我在做不適合自己的事情。

熱情不復以往

這是我確定當時工作內容跟我不對盤的最後一項因素。
我覺得不管做什麼事情最重要的意義是能夠學到東西以及能夠享受過程,這個過程不一定完全是快樂的,可能會伴隨著急迫感跟壓力,但是總是能有樂在其中的感覺。比如現在的我在週一加完班之後趕著這篇跟 CAREhER 合作的稿子,這時候我有種痛並快樂著的感覺(好像有點變態?),我在享受這個過程。
回到當時的情況,我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中再也感受不到樂趣,我依舊能把事情做好,還是能找到方法把事情完成,所做的事情也能看到成效,但,我感受不到一絲愉悅,表示我在這個職務上僅存的最後一點火花也熄滅了。
這時候就不能再繼續催眠自己的心,當你給了自己時間去探索感受自己在做的事情,結果你的心還是告訴你不開心的時候,就該為了自己做出改變。

主動尋求改變

其實在我剛開始感覺不開心時,我曾經在績效考核的時候與主管溝通過我之後希望學習的面向,在幾次大大小小的溝通中,我的主管也理解我並不是很滿意職務內容。
在釐清自己不喜歡現在在做的事情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自己接下來職務想要調整的方向,跟當初表達想要學習的領域是相同的,幸運的是,在我正式和主管進行溝通的時候,公司剛好對於我想要發展的領域開出職缺,主管和公司在了解我的情況後,也認同我在新的職務上會有更好的發揮空間,雙方很快取得共識 ,進行職務調整。
職場上每天要面臨無數的挑戰,經歷好幾輪高低起伏,要說「我不開心」就像吃三餐一樣簡單。但要能為自己的不開心找到出路,還必須要理性分析背後成因,才不會讓不開心淪為一種單純的情緒,才能將不開心轉化成讓自己更開心的契機。

1 Shares